上博简《李颂》 :
共3支简。完简长53厘米,书写字数57字。第一简的正面、背面都有文字。全篇共计172字。作者也许比屈原早。收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8册中,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1年8月出版。原无篇题,整理者曹锦炎认为简文中“素府宫李,木异类兮”是写普通人家的李树,因名之为《李颂》。出版后,简文被众多学者重新释读,其中复旦大学古文字专业研究生联合读书会的《上博八<李颂>校读》影响颇大,认为整篇简文是咏“桐”的。王宁《上博八·李颂闲诂》认为“素府宫李”当读“素柎绛理”,指桐树白色的花房和绛色的木纹。联系上下文来看,咏“桐”之说是正确的。
此篇开门见山说“相吾官树,桐且怡兮”,桐树受到大家的喜爱,“专外置中,众木之纪兮”“鹏鸟之所集”,桐树是众木的表率,凤鸟的栖息之所,虽然生于“榛棘之间”,受“乱木曾枝”的阻碍,但依然“木异类兮”“木一心兮”“非与从风兮”。简文通过对桐树与众不同品性的歌颂,赞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卓尔不群的君子的崇高品质。简文托物言志,以物比德,采用状物、拟人的手法,以四言为主,杂有五言、六言,句末使用语气词“兮”。在内容、修辞、结构、语言等方面,与屈原的《橘颂》有许多相似之处,《橘颂》很可能是在《李颂》这样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此篇比今本《楚辞》中的作品更具原始性,对研究楚辞体的形成很有帮助,是深入研究《楚辞》的极好参考,特别是对《橘颂》的创作时间、是否为后人附会所作等问题有极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