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1891~1934) : 现代诗人。名复,江苏江阴人。父亲是秀才,当过塾师。幼年生活贫寒,这对形成他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有一定影响。15岁入常州中学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一度在革命军中任文书。后赴上海,先后任《中华新报》和中华书局编辑。此时,曾以"半侬"的笔名发表过一些旧体小说和译文。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后,为该刊重要撰稿人。1917年到北京,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后即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写过著名的《复王敬轩书》等文章。1917年开始用白话写诗,他重视群众口语,注重向民歌借鉴,对新诗的形式和音节多有探索,是早期新诗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其诗风清新、朴素。一些作品以节奏旋律的和谐著称。他所写的《相隔一层纸》、《学徒苦》等诗,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民主主义倾向,在"五四"时期的诗坛产生较大影响。
1920年春,刘半农赴欧洲留学,先后在伦敦、巴黎等处大学研究汉语语音、声韵,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曾为语丝社成员。后来他主要致力于中国文学、语音、语法等研究,成为专攻语言学的学者。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继续从事杂文的写作。他去世以后,鲁迅《忆刘半农君》一文对他的历史作用作过公允的评价。
刘半农的主要创作有《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编有《初期白话诗稿》,标点过清人张南庄的章回体小说《何典》,学术著作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