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1903~1976) : 现代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诗人、作家。浙江省义乌县人。1903年6月2日生。原名福春,笔名画室、洛扬、成文英、何丹仁、O.V.、吕克玉等。出身农家,自幼参加劳动。在金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求学时,因带领同学反对守旧的学校当局被开除学籍。1921年秋,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加入该校教师朱自清、叶圣陶指导的文学团体晨光社。1922年春与同学潘漠华、汪静之及诗友应修人结成湖畔诗社。1925年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多次听过鲁迅讲课。
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迄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前后,冯雪峰倾注全力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文艺状况,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及其理论寻求借鉴和依据。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他针对当时创造社、太阳社对待鲁迅和"五四"文学传统的错误态度,发表了第一篇文学论文《革命与知识阶级》,初次表现了他的理论活动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同年11月,开始与鲁迅交往,日渐成为鲁迅的学生和战友。1929年底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工作。从1930至1933年底,冯雪峰是左翼文化战线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这一时期,他主编或参与编辑了《萌芽月刊》、《巴尔底山》、《前哨·文学导报》、《十字街头》等"左联"机关刊物,继续编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参加了与各色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学团体的论战,特别是经他组织的"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自1933年12月起,先后在中央苏区、红军长征途中和陕北革命根据地任中央苏区党校教务长、副校长,红军大学高级班政治教员等职。1936年 4月,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到上海工作,兼管文艺工作。曾参与了有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时期的大众文学"的"两个口号"的论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展开,12月,冯雪峰回故乡写作反映红军长征的小说《卢代之死》。1940年11月基本完成初稿,后因形势恶化或毁或失。1941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囚于江西上饶集中营。在囹圄中,他发动难友斗争,帮助他们越狱,并作诗明志以遥寄对党和战友的思念。其中保留下来的诗篇后来结集为《真实之歌》。1942年11月,在党的营救下出狱,次年6月辗转到重庆,从事统战和文化工作,直至抗战胜利。其间,他继续杂文的写作,重要的理论著作是《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1946年2月直至全国大陆解放前夕,在上海仍以个人身份从事统战和文化工作,作品中除杂文、文艺理论文章之外,寓言和有关鲁迅的回忆、研究占了很大比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雪峰先后担任上海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党组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等职。他继续文艺评论、杂文的写作,并创作电影文学剧本《上饶集中营》,但主要精力集中于宣传、研究鲁迅,主持鲁迅著作的编辑出版。自1954年起,他在政治上迭受挫折,先被解除《文艺报》主编,继因"胡风事件"株连受到批判,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从而被迫终止了公开的文学活动,而作为普通编辑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编辑工作。
1972年秋后参与《鲁迅日记》的校订,辅导各地中青年鲁迅研究者。1976年1月31日逝世。1979年4月,中共中央为他的错案作出改正决定,恢复了他的党籍和政治名誉。
冯雪峰一生主要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但他在文艺方面的成就仍是多方面的。早期作为"湖畔"诗人,他以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的真切感受,歌咏爱情、母爱、自然和人间的不幸,表现了"五四"时期年青一代挣脱封建枷锁的精神面貌。这些诗感情纯朴而具天真稚气,风格清新明快,形式上完全摆脱了旧诗的影响。他是自由体白话新诗的开拓者之一,而且在他的诗中,渗透着农民的思想和情愫,这在当时的诗坛上是不可多得的。40年代的《真实之歌》,反映了作者作为革命者和诗人同样走向成熟。他往往站在时代的高峰,以透视历史和现实的目力捕捉诗的形象。这些形象凝结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高尚情操,感情浓烈,意境深邃,显示出阔大的气度和沉雄的风姿。《雪的歌》、《灵山歌》等长篇抒情诗是其代表作。
冯雪峰还是中国现代寓言的开拓者,是写作寓言用力最勤、收获最多的一位现代作家。他扩大了寓言这一传统体裁的功能与作用:既有诗的意境与形象,又有杂文的犀利与深刻;既鞭挞腐朽、黑暗的反动势力,又讴歌光明,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既针砭时弊又深含哲理,意味深长。
冯雪峰的主要成就是对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建树。他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作家遗产,继承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学革命传统,总结左翼文学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30年代首次发表的恩格斯论现实主义的信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以及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着重强调:文艺应该忠实地反映人民变革现实的生活,生活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特别是集中社会矛盾和历史趋势的斗争生活;作家反映生活的过程,是"生活的历史的实践"过程,是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过程,他为此提出了"主观力"与"人民力"这一对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概念,认为作家在创作的全过程中,应从人民变革现实的意志和行动中汲取人民的力量,加强自己的主观力量,以参与人民变革现实的斗争。艺术创造不仅需要从生活的反映中追求客观真理,而且更需要对社会、历史实践的关心、热情和意志,以及艺术本身的志趣和造诣,艺术"只有在客观真理,主观实践,和艺术创造达到高度的统一的时候才能获得生命"(《关于形象》)。由此,他对艺术与生活、文艺与政治、主观与客观、世界观与创作方法、作家与人民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较为辩证的看法。另外,他认为现实主义是作家对待现实的一种态度,是符合生活客观规律的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普遍原则。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革命现实主义是以往现实主义在历史新时期的发展,因此他在强调革命现实主义的同时,并不排斥一切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文学派别。冯雪峰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反映了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文艺的要求,它是在不断地与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斗争中,在克服自身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偏颇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冯雪峰革命现实主义的理论活动是与他的鲁迅研究分不开的。他的鲁迅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最早而又较全面地论证了鲁迅作为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崇高地位。早在1933年,他就看出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者和奠基者的地位,特别强调了鲁迅文学的战斗传统,认为"中国现代的战斗的文学的路,现实主义创作的路"是"鲁迅先驱地英勇地所开辟的"(《〈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1936年,他又首次提出:"鲁迅作为一个艺术家是伟大的存在......但是作为一个思想家及社会批评家的地位,在中国,在鲁迅自己,都比艺术家的地位伟大得多。"这样的观点贯穿在他以后的全部研究活动中。他坚持和捍卫鲁迅的战斗方向,论证鲁迅与民族、人民、革命血肉相联的关系。对于鲁迅的重要作品《阿Q正传》和《野草》,鲁迅同俄罗斯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都有过深刻研究和论述。另外,他以鲁迅晚年战斗生活和光辉业绩见证人的身份所写的《回忆鲁迅》及其他有关回忆鲁迅的文章,也是极好的第一手资料,而且由于侧重叙述了一些富有政治意义的重大事件,又大量记叙了鲁迅思想感情及其发展变化的直接材料,更为研究者所重视。
冯雪峰的主要著作有:诗集《湖畔》(与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合著,1922),《春的歌集》(与潘漠华、应修人合著,1923),《真实之歌》(1943),《雪峰的诗》(1979)。杂文集《乡风与市风》(1944),《有进无退》(1945),《跨的日子》(1946)。寓言集《今寓言》(1947),《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1949),《雪峰寓言》(1952),《雪峰寓言续编》(1981)。电影文学剧本《上饶集中营》(1951)。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1941),《过来的时代》(1946),《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1946),《论〈保卫延安〉》(1956)。鲁迅研究著作《鲁迅和他少年时候的朋友》(1951),《回忆鲁迅》(1952),《论〈野草〉》(1956),《鲁迅的文学道路》(1980)。文集有《雪峰文集》(1948),《论文集(第 1卷)》(1952),《论文集》3卷本(1981),《雪峰文集》4卷本(1981~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