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沫(1914~1995)

    杨沫(1914~1995) : 现代小说家。原名杨成业,曾用笔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阴。1914年 9月25日出生于北京一个民国时的大学校长,又是前清举人的书香之家。她曾在温泉女中读书,因家庭破产、父亲逃亡而失学。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在河北农村教过小学,后又在北平当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3年除夕,杨沫结识了一些革命青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长期从事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她先后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河北)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宣传部工作。1952年任中央电影局编剧,1957年转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63年起成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兼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78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杨沫的文学创作活动自1934年开始。早期写的多是些反映抗战题材的散文、短篇小说。1947年参加土改后,又写过一些短篇、中篇,如《接小八路》、《苇塘纪事》(1950)等。《青春之歌》是杨沫的代表作,也是建国以来较早出现的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早在1945年前杨沫就想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作品。1952年写出《青春之歌》初稿,1958年出版,1960年3月又出版了修改本。小说着重描写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时期北平爱国学生运动,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个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艺术典型,也反映了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歌颂了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杨沫的其他作品还有《杨沫散文选》(1981)、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1978)、长篇小说《东方欲晓》(第 1部,1980)、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1980)、《自白──我的日记》(1985)等。

为您推荐

晏幾道

晏幾道 : 北宋词人。字叔原。生卒年不详。宋人笔记说他是晏殊的"暮子"。他自小即为贵介公子,又是名父之子,是当时认真写词的一大家,作为《花间》的嫡传,他的词胜过乃父。大概一经写出,即为汴梁的文士所传咏,如〔..

杨循吉(1456~1544)

杨循吉(1456~1544) : 明代文学家。字君卿,一作君谦。吴县(今属江苏)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因病归,他结庐于支硎山下,以读书著述为事。武宗驻跸南京,召他作《打虎曲》,又作乐府、小令等,不授官而视他..

严复(1853~1921)

严复(1853~1921) :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又改名复,字几道;晚年号愈野老人,别号尊疑,又署天演哲学家。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生平  严复14岁父死,以第一名考入福州造船..

杨柳枝

演义

演义 : 小说体裁之一。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故事内容侧重于朝代兴..

杨显之

杨显之 : 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生卒生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与关汉卿为莫逆之交,常在一起讨论、推敲作品。杨善于对别人的作品提出中肯的意见,因被誉为"杨补丁"。在元初杂剧作家中,他年辈较长,有威望。..

延安文艺座谈会

延安文艺座谈会 : 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此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遵照这次座谈会制定的文艺方针,全面展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