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 合乐的歌词。但和汉魏以来古乐府不同,它是隋唐时期音乐革新的产物。隋唐时期,从西域(还有外国)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燕乐与传统的"雅乐"相对而言,称为"俗乐"。它在当时是传播最广、最有群众性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抒情音乐。当时的词,就是和这种新兴音乐的乐曲相配的歌词。
  词的名称,是和曲调相对而言的。唐代出现了"曲子词"的名称(孙棨《北里志》和欧阳炯《花间集序》),敦煌写本称"曲子",如《云谣集杂曲子》。宋代也有"曲子"名称(张舜民《画墁录》),又称"今曲子"(王灼《碧鸡漫志》)。此外,词又称"长短句",又称"诗余"。
  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比较短,在文人创作中盛行比较早。如〔捣练子令〕、〔浪淘沙令〕等。"引"和"近"一般较长,如〔望云涯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等。"慢"又比"引"、"近"长,它虽在唐五代时已有,但盛行在北宋中叶以后。如〔雨霖铃慢〕、〔木兰花慢〕等。随后又出现"小令"、"中调"、"长调"的名称(明嘉靖顾从敬刻本《类编草堂诗餘》)。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说"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词除一部分字数较少的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外,都要分段落。一段叫"一片"。一部分词分两段,少数词分三段、四段。两段的词,第一段被称为"上片"或"上阕"、"前阕",第二段被称为"下片"、"过片"或"下阕"、"后阕"。不分片的称单调,分两片的叫双调。
  词调或词牌种类繁多,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等不同而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清代万树《词律》收集整理,得出660调,1180余体。康熙时王奕清等所编《词谱》,列出 826调,2306体。后来还陆续有人补辑,总共在1000调以上,其中常用的大约只有100多个。
  词调名称的由来,绝大部分已无可考,只有极少数有记载流传。如〔菩萨蛮〕,据《南部新书》和《杜阳杂编》说,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入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挂着珠宝。号"菩萨蛮队",就有人据此创作了这个曲调。又如〔念奴娇〕,据王灼《碧鸡漫志》所说是唐代天宝年间所制曲,当时有一个歌女名念奴。另外有的词调的名称,是用某一首有名诗词中的语句,如〔潇湘逢故人〕,出于梁柳恽诗句;〔如梦令〕原名〔忆仙姿〕,出自李存勗《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句。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基本特征是:①字数一定。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词调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 240字。②讲究平仄。按照宋人的严格要求,仄声还要分上去入,但有选择余地。入声字有时可当平声和去声用。上声字有时也可当平声字用。③句式参差不齐。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至七字句都是常见。此外还有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④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等等。配合句式的参差不齐,显得错综复杂。⑤对仗可灵活掌握。对仗可以按照习惯运用。如果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就有用对仗的可能。词的对仗,不限定平对仄、仄对平,它服从于词调中平仄的规定。
  词的用韵比诗宽。词韵在宋代大体上根据诗韵;但诗韵的许多部在词韵里可以互相通转。清人戈载搜集宋代名家作品的用韵,"参酌审定",撰《词林韵》,得出韵目19部,其中平上去声韵14部,入声韵 5部。他还撰有《词林正韵》,所分韵部主要符合宋词用韵。
  词的押韵方式可分通首平韵、通首仄韵、不同韵部的平仄换韵、同韵部的平仄押韵4类。通首平韵的,都是一韵到底,如〔浣溪沙〕。通首仄韵的,有的一韵到底,如〔满江红〕;有的换韵,如〔钗头凤〕。不同韵部的平仄换韵一类中,有各种变化:有的前面押平韵,后面换其他韵部的仄韵,如〔南乡子〕;有的上片押仄韵,下片换其他韵部的平韵,如〔清平乐〕;有的一首中换几次韵,如〔菩萨蛮〕;有的以一韵为主,中间夹押他韵,如〔定风波〕。同韵部的平仄押韵中,有的上片和下片都是平仄韵通押,如〔西江月〕;有的上片都是平韵,下片夹以仄韵,如〔江梅引〕。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押韵方式,如〔长相思〕的两句叠韵等。
  宋以前词人填词,要求合乎音乐腔调,又要求合乎一定格律,如字数、平仄、句式、韵位等。格律的规定和音乐的腔调是相关联的,它是通过合乎格律来达到合乎音乐的腔调。但格律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许多词人只懂格律不懂音乐,他们只是按照格律填词,这样就走上了和音乐脱离的道路。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说:"前辈好词甚多,往往不协律腔(音律、乐调),所以无人唱。"这种无人唱的词,就纯粹是抒情的文学作品,不兼有合乐的功用。唐宋的燕乐,到元代趋于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北曲。明代以后,宋词曲谱大抵失传,而按照格律填词却继续不断。词遂成为一种单纯的诗歌形式了。
  参考书目
 清代万树编:《词律》,四部备要本。
 清代王奕清等编:《词谱》,清刻本。

为您推荐

《初月楼古文绪论》

《初月楼古文绪论》 : 古文理论著作。一名《古文绪论》, 1卷,共60则。清代吴德旋著,吕璜记述。吴德旋(1767~1840)字仲伦。宜兴(今属江苏)人,著有《初月楼文钞》10卷,《续钞》8卷,《诗钞》4卷等。吕璜(1778~1838)字礼北..

《创世纪》

《创世纪》 : 纳西族神话。原名《崇班图》,通译《创世纪》或《人类迁徙记》。口头流传的是散文体的神话,以纳西族象形文字东巴文书写载入《东巴经》的为诗体《创世纪》,长2000余行。   作品以创世过程为线索,集..

《楚辞》研究

《楚辞》研究 : 《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学者对它作了许多辑集、考订、注释和评论工作,写下大量论著。两千年来,《楚辞》的研究大致可分四个时期。   两汉时期  两汉是《楚辞》研究..

初唐四杰

传奇戏曲

传奇戏曲 : 指明代传奇(戏曲),即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吸收北杂剧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盛行于明代的戏曲形式。   "传奇"一词,含义数变。唐代文言小说称"传奇"。宋元时期,曾用传奇指称诸宫调等说唱艺术以及南戏、杂..

《楚辞通释》

《楚辞通释》 : 《楚辞》研究著作。14卷。清代王夫之(1619~1692)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因隐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所著《船山全集》,共324卷。《楚辞通释》基本上依照王逸《楚辞章句》而删去..

《初期白话诗稿》

《初期白话诗稿》 : 现代新诗草创期的白话诗集。刘半农根据他自己在1917至1919年搜集到的手稿编成。计收入李大钊《山中即景》1首,沈尹默《公园里的二月兰》等9首,沈兼士《山中西风大作》等6首,周作人《两个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