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集区田七种图说

    附集区田七种图说 : 安邑宋芝山先生,家世西北,辨地气之腴瘠,察水利之兴废,又深究御灾备荒之道,采汜胜之遗书及各家论说,为书教民耕种。以古人文义非山村农圃所尽解,爰悉心推求,作为图说,略取遗书大意,不必尽合也。
上农夫每道两行七区,图如左。余仿此。

(原书眉注:芝山区田)


区田深一尺,下粪、种谷于区内也。
以亩为率,长十八丈,广四丈八尺。长分十五町,每町一丈二尺,以一尺五寸为路,尚得一丈五寸。每町广分十四道,每道三尺四寸,长一丈五寸,广三尺四寸。亩十五町,町十四道,亩二百十道。上农夫每道两行,每行七区,区方六寸,隔九寸,道十四区,町一百九十六区,亩二千九百四十区,中旁地各空七寸。中农夫每道一行六区,区方九寸,隔九寸,町八十四区,亩一千二百六十区,两旁地各一尺二寸。下农夫每道一行五区,区方六寸,隔一尺五寸,町七十区,亩一千五十区,两旁地各一尺四寸。
又,太原副守朱公,自云康熙年间,待罪蒲邑,处万山之中,皆高山陡陂,非雨泽时降,不能有秋。乃取区田之法,反覆玩味,于邑后隙地,布种数区。核其收数,每区四升五升不等。未几以事去。已而归来,以无确据,又恐不足以信士民,为怅然久之。复依法布种,大约一区可收谷五升,一亩可三十石。用省功倍,实备荒之奇策,亦救荒之捷法,又招抚流移之善术也。图说具左。

区田图


此图白处种谷,四方各一尺五寸,深一尺。横直两路黑处不种,四方亦一尺五寸,留以通风灌水。到结子时,锄四面之土,以壅根。外周黑处各留七寸,使旁边之区四方亦各有土。
又,后稷为田,一亩三畎。盖以古者六尺为步,阔一步、长百步为亩,亩间为三畎,故以百亩之田为三百畎。畎乃播种之沟也。今年为畎,过年为亩。亩不耕种,即《周礼》所谓莱其半以休地力者也。伊尹区田,盖为负水浇灌,其实亦休地力之深意也。古畎亩之法,照区田算,加蒸粪拌匀其土。其播种大约与今之畦种同(颜师古曰:田区谓之畦,今之种稻及菜,为畦者取名于此),但所浚稍深,留畔广耳。今人挨排为畦,不知莱半以休地力,而所浚又浅,则失后稷之意矣。是以所种之地,三倍于古,而所获反不及古者十分之一也。馆陶孙熙载因论朱公区田引,而类推后稷畎亩之法,并具图说于左。

畎亩通图


右图亦白处种谷,黑处留以通风灌水,又以休地力。浚畎广尺深尺间,俱广一尺,相地势为之,可长可短,可通可截。但取水势浇灌之便,不必更胶柱鼓瑟。

畎亩截图


(原书眉注:此馆陶孙熙载畎亩截图。) 


右图或以太长水力难到,或井居地腰,故截为两扇,以便分溉,与今治畦为两扇者同。无论通截,其播种耘挡之法,一如区田。  
后稷为田,一亩三畎。一夫百亩,为三百畎,行于井田之中。今岁为畎,来岁为亩,互换种之,以休地力,此上田也。中田夫二百亩,二岁一垦。下田夫三百亩,三岁一垦。使地力得休而自肥,虽下亦上。不似今人贪多,荒地力,徒劳而无益也。
又,《区田编》云:伊尹制为区田,其法不论田之美恶,不计地之多寡,不须牛犁之本,不用佣工之费,每区一尺五寸之地,可收谷七八升,大旱亦得三四升。计算每亩六百五十区,可得谷五十余石,大旱亦得谷二十余石。至贫无地之民,水边弃地,山畔荒原,随处皆可开做,真御旱济时之良法也。其开区等法,绘图胪列于左。
白、黑宽阔,俱一尺五寸。白者种谷,黑者田塍。田塍即空行隔区。

(原书眉注:此豫章帅念租区田图。)


自南至北为纵,长八丈,分五十三行。今图三十一行。自东至西为横,阔七丈五尺,分五十行。今亦三十一行,约举形似耳。
此豫章帅念祖《区田图说》也。田一亩,阔一十五步,每步五尺,计七丈五尺。每行阔一尺五寸,该分五十行。长一十六步,计八丈,每一行宽一尺五寸,该分五十三行。长阔总算,通共二千六百五十区,可种六百五十区,不种旁地,庶尽地力。每区挖松深一尺,四方各一尺五寸。
又,梅氏《区田图刊说略》曰:按区田古法,并以方一尺五寸为区,计每亩可二千七百区。空一行种,于所种行内,隔一区,种一区。除隔空外,可种六百七十五区,是四分而种其一也。今农书之图,黑白相间,是二分种一,与说相背。且如所图,既不便于营治,又不便于浇灌,反不如姜田之用沟阔,通人行之为便矣。爰依古说,改图如左。
图与说不符,故梅氏特为刊改。

今农书区田图


(原书眉注:此今农书区田图。)


区田要以随方就图,使其易行,不在拘拘于尺寸之间。天桥谓留心经济人,随处理会。向使无梅氏驳正,试问如何营治浇灌?不终成纸上空谈乎?

订正区田图


(原书眉注:此梅氏订正区田图。)


如甲乙为田,内每画方一尺五寸为区(如甲子),直行。每隔一行,种一行,如甲戊、丙己。因得横行,亦然,如庚甲、辛癸。其播种之区,四面合之,各成小平方。如丙辛方中间,子丑为种地。卯寅方中间,午未为种地,皆居小平方中央,又蝉连而下。计田一亩,为种区者,约四之一。图中白者是空地,黑者是种区。
天桥曰:此所谓空一行,种一行,隔一区,种一区也。览图一目了然。盖其意使每区四面凌空,得遂其畅达之性,既便耘锄,复便浇灌。梅氏读书只是细心耳。至其谓耕深一尺,尤有妙义。孟云:深耕易耨,深字讵可略过。又梅氏云:每区用熟粪一升和土。盖因粪性极寒(看《本草纲目》便知),熬过,去其寒性,更易助苗长大也。但山陵倾坂,初垦土亦自有法。先须烧去野草,以绝虫类。即种芝麻一年,使草根败烂,方可种谷。以芝麻于草,若锡于五金,性相制也。(一说种芝麻收子后,即将麻根就地上焚之,使膏入地,则土肥松易植。)
又,潘氏《丰豫庄本书》云:民生在勤,稼穑为宝。深耕易耨,自古有年。乃吴农狃于咫见,贪获小利,兼种宿麦,因废春耕。或耘或籽,动辄卤莽,多种多荒,大概皆是。古称麦备金气而生,稻乘木旺而长。乃自然之妙用,不易之训言。今常田夏始种稻,秋后树麦,愆时乖理,习焉不察。及其成功,两者俱失。虽无水旱,常患歉收。积歉愈穷,积穷愈惰,农无所资,遂荒力作。用天之道,因地之利,尽人之力,三者之废,莫甚于兹。(原书眉注:考丰豫庄区田之法,大约重在及早播种。故其书云:如千亩之地,半种区田,不准种麦,半照常插莳,听其兼种春花,以资接济。)所关甚大,本庄捐设丰豫义田,以周贫乏,而涓涓之流,其涸可待,土壤之积,无补泰山。查有区田一法,创自古圣,称于汉儒,地少收倍,事理确然。曾在娄门外,以其法课种稻禾,及时耕植,果获丰收。远近村农,皆所目击。盖区田首重春耕,播种极早,秧不移插,新苗在四五月间已高数尺,根深干大。设遇小小水旱,不能损伤。如有田十亩者,半种区田,半仍照常插莳,易知易从。无论沃土瘠土,皆可仿行。所以昭敦劝而策本富,莫此为重。

(原书眉注:此潘氏课农区田法图)


田式
白行种稻,掘深八九寸,阔一尺五寸,每行种二尺,空一尺。墨行不种稻,起楞头高八九寸,阔一尺五寸,留楞头泥壅根。每亩下种子一升,白方每方内下种子。每一撮用谷五六粒。离开寸许地,再下一撮,愈稀愈妙。
十二月大,二十六日立春节。节后五六日始耕田。
正月小,节。上半月再耕,要耕得极深,不可将就。惊蛰前两日再耕,要松细匀遍。
二月大,节。清明后浸种,分行粪垫底。
三月大,节。谷雨前数日下种,盖秧灰,用手重按结实。雨后再加秧灰。
四月小,节。苗出太密,要删,始,每耘一回,去草净尽,即便起楞头泥壅根。
五月大,十六日夏至节。勤耘,发棵。
六月小,节。再耘一回,再壅根,浇粪勤车水。
七月小,节。晴热,勤车水。
八月大,节。不可缺水,秀齐。
九月小,节。稻熟,搁水。始刈,翻田。
十月大,节。掘沟车水,入腐草、败叶、稻杆、谷壳,等等,日久浸烂,其土加倍肥壮。
十一月小,节。选净稻种,储透风处。次年浸种,先淘去轻头粃谷,将草汁加腊雪水浸七日。
十二月大,节。严寒时,车水入田。一经冰冻,田泥加倍松碎,可省来春耕力。
右开本为区田而设,其有贪图省便者,但照上耕种各法,按节气行之,不用分行起楞亦可。

为您推荐

木郎祈雨咒(海南白玉蟾注)

木郎祈雨咒(海南白玉蟾注) : (原书眉批:咒文光怪陆离,火焰烛天,应亦令鬼服神惊。) 乾晶瑶辉玉池东,(乾者,亥方也。西北之方,为天门也,天中之。晶,乃琼华瑶辉之境。梵气之上,玉符之中,有玉池。东际..

附陆清献论区田成法

附陆清献论区田成法 : 区田之法,伊尹教民救荒也。按旧说,每区深一尺,用粪一升,与土相和,布谷匀覆,以手按实。苗出看稀稠留存,锄不厌频,旱则浇灌。结子时,锄土深壅其根,以防大风摇摆。古人依此法布..

水灾先救民命后济民食

水灾先救民命后济民食 : 大凡旱灾最广。水灾多者,不过十余县,救荒较易为力。然非常之水,汹汹骤至,连畦接壤,一片汪洋,并无高处可避,尤为骇人。甚至人口田庐,随在漂没,凄惨尤不堪言。救之者片刻不能..

附载农家一切占验之法

八宝红灵丹

八宝红灵丹 : 飞雄黄精(五钱),上辰砂(二两),真蟾酥(一钱五分),闹杨花(一钱),当门子(三分),上冰片(三分),姜粉(三分),赤金箔(三十张)。 各研极细末,秤准和匀,储磁瓶听用。 以上所服分量,如病轻者,照..

五瘟丹

五瘟丹 : 黄苓(乙庚年为君),栀子(丁壬年为君),黄连(戌癸年为君),甘草稍(甲巳年为君),黄柏(丙辛年为君)。 右五味各随运气,为君者多用一倍。余四味与香附紫苏,为臣者减半。上七味皆生用,为细末,用锦..

附《救急刍言》论种植谷麦蔬果成法

附《救急刍言》论种植谷麦蔬果成法 : 种 稻 禾 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则苗不败。稻欲湿,湿者缺其塍,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热,令水道错。莳秧须先拔浸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