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

    翁方纲 : 这又是一个长寿书家,活了八十多岁,而且至老不仅身体强健,眼睛还好得很,七十多岁还能不用眼镜,在灯下写蝇头小楷。他有一个习惯,每年的元旦,都要在西瓜仁上写四个楷字。五十岁后写“万寿无疆” ,六十岁后写 “天子万年” ,至七十岁后还能写“天下太平” 。又能在一粒胡麻上作 “一片冰心在玉壶”七字,接近今天的微书了。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他是清诗“肌理派” 的倡导者,精考据、金石,书精楷、隶,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他的楷书,学欧阳询、虞世南,终生不越雷池一步。隶书学《史晨》 《礼器》诸碑。因为缺乏创造,所以成就不如刘墉。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说: “乾、嘉之间,都下言书推刘诸城、翁宛平两家。戈仙舟学士,宛平之婿而诸城门人也。尝质诸城书诣于宛平。宛平曰: ‘问汝师那一笔是古人。’ 学士以告诸城。诸城曰: ‘我自成我书耳。问汝岳那一笔是自己。’ 宛平书只是工匠之精细者耳。于碑帖无不遍搜点识,下笔必具其体势,而笔法无闻,不止无一笔是自己已也。”评价是很精当的。
他的传世书迹有《隶书六言联》 《隶书七言联》 《行书七言联》《行书绛帖跋》 《行书斜街行》 《楷书有邻研斋轴》等。

为您推荐

赵之谦

赵之谦 : 赵之谦又是一个成就极大而颇有争议的书家。晚清书坛,力学北碑,革新最大胆、最成功的非赵之谦莫属。他和何绍基一样,也是学颜入手,然后参以北碑,形成一种新的风格。所不同的是,何绍基是魏..

王文治

王文治 : 清乾隆朝,刘墉与王文治书齐名。刘墉喜用浓墨,胜在气势; 王文治喜用淡墨,胜在风神。刘墉曾为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前代宰辅;王文治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当时就有“浓墨宰相” “淡墨探..

张裕钊

张裕钊 : 康有为在书法上的造诣是很高的,在书法理论研究上也独树一帜,其《广艺舟双楫》尊碑抑帖,对近代书法影响很大。但是全凭个人喜好,评人评书,往往失当,或扬之太过,或贬之太甚。晚清书家张裕钊..

刘墉

张瑞图

张瑞图 : 在福建晋江青阳下行村,有一个小孩,因为家贫,晚上供不起灯火,每天晚上,他就到村边的一个小小的庵堂白毫庵,在佛座前昏暗的长明灯前苦读。多年的刻苦用功没有白费,他终于在万历三十五年(157..

杨沂孙

杨沂孙 : 篆书在清代复兴,名家辈出,风格各异。杨沂孙的篆书,可以算是独树一帜的。他的名气很大,留下的生平资料却很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篆书艺术的欣赏和学习。 杨沂孙(1812-1881),字子舆,一作..

莫友芝

莫友芝 : 莫友芝中举以后,即屡试不第。道光十八年(1838),他与贵州另一个大儒郑珍一起,受聘编撰《遵义府志》四十八卷。道光二十一年(1841)书成,“精炼而无秕,周密而罔遗” ,被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