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素帖 宋 米芾

    蜀素帖 宋 米芾 : “蜀素”是四川造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此卷相传为北宋庆历四年(1044)东川所造,邵子中所藏,装裱成卷,在其尾作记,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又不吸墨,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蜀素经宋代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收藏二十年后,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1088)八月,米芾应林希邀请到湖州,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請米芾书写,米芾才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詩。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如鱼得水。

(宋) 米芾 《蜀素帖》


《蜀素帖》书于米芾三十八岁时,米芾已到湖州,书写应该在《苕溪诗》稍后一点,米芾的个人风格还没有完全形成。当时有人嘲笑他的书法是“集古字”,他自己也毫不隐讳地说: “壮岁未能成家,人谓吾书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其实“取诸长处,总而成之”,已经是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了。我们看《蜀素帖》和同一时期书写的另一名帖《苕溪诗帖》,可以看出米芾书法的基本风格已经具备,如四面出锋的用笔,略向右倾侧的结体,以及字列行间的挺劲爽利、倜傥风流的气概,都已随处可见。由于此帖是书于丝织品,而且上面已经有乌丝栏,所以,在众多的米帖中,《蜀素帖》算是比较规范的,但因为是经意之作,所以秀美异常,历来为书家所激赏。
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帖中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董其昌在《蜀素帖》后的《跋》中称 “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明代沈周也说: “苏长公论其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今于此卷见之。”
《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行书。米芾书。蜀素,墨迹。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七十一行,六百五十八字。此帖经明代项元汴、董其昌、吴廷,清代高士奇、王鸿绪、傅恒等收藏,后入清内府。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为您推荐

用笔

用笔 : 指作书时运用毛笔的基本技法,是书法的三大要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要素。自东晋王羲之到清代刘熙载,几乎所有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都十分强调用笔的重要性。王羲之说“夫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

行书四条屏 清 刘墉

行书四条屏 清 刘墉 : (清) 刘墉 《行书四条屏》 清代初年,由于统治者的爱好,书法成为风靡一时的艺术。尤其是董其昌和赵孟��,更是备受青睐。使明代已经形成的“馆阁体”书法最后终..

杜甫秋兴八首 明 祝允明

杜甫秋兴八首 明 祝允明 : (明) 祝允明 《杜甫秋兴八首》 杜甫的《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流寓东川,客居夔州时所作,被认为是杜甫七律最成熟的代表作。祝允明大概不止一次地书写过这八首诗。 祝允..

苕溪诗帖 宋 米芾

卢延让苦吟诗轴 清 郑燮

卢延让苦吟诗轴 清 郑燮 : 郑板桥的书法,怪,但怪得有意趣,有品味。于险中求劲,于乱中求美,有一点像苏轼所说的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 明末清初的书法,已走入 “馆阁体” 的死..

松风阁诗卷帖 宋 黄庭坚

松风阁诗卷帖 宋 黄庭坚 : (宋)黄庭坚 《松风阁诗卷》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这里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

自书梅花诗卷 明 文征明

自书梅花诗卷 明 文征明 : (明) 文征明 《自书梅花诗卷》 文征明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 “吴门四家” ,这主要是指绘画方面; 他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才子” 。这些人中,文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