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 :
祖籍云阳(今江苏丹阳),迁家海盐(今属浙江)横山。至德二载(757)进士及第。建中二年(781)至贞元二年(786)为韩滉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五年贬饶州司户参军,八年去官归隐,于茅山受道箓,自号“华阳真逸”。后常在茅山、海盐间往返,并游于江浙皖南一带。晚年行实不详,传云仙去,不知所终。
清《吴郡名贤图传赞》中的顾况画像
顾况为人忠谠,“是非邪正,势不两立”(《进高祖受命造唐赋》)。在诗歌创作上,注重其社会功能。《悲歌》序云,诗乃“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曾以《诗经》四言体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并仿效《诗经》小序,取诗中首句一二字为题,标明主题。如“囝,哀闽也”“采蜡,怨奢也”,开白居易《新乐府》“首句标其目”的先例。其诗风不拘常格,一任己意。尤善七古、七绝。七古如《露青竹杖歌》《李供奉弹箜篌歌》等,以奇纵之气,化俚俗为奇险,于开合排宕中,极尽其意。短歌与七绝,清丽可歌,含思婉转。《宫词》三首,一变李白、王昌龄风调,妙画细节情状,为王建、张祜先行。凡此皆可见其以今参古,通而能变。“贞元之风尚荡”,顾况与皎然诸人为其中坚,其奇险、通脱二路,相反相成,均为“元和之风尚怪”之创始者,而适为开元、元和唐诗两个高潮期之中介。观其《文论》篇,立论与中唐时期的一些古文家相似,亦可看出盛唐之后文学思想转变的动向。
原集30卷,久佚。有《顾逋翁诗集》4卷,辑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华阳集》3卷,辑入《四库全书》。《全唐诗》编其诗4卷,《全唐文》录其文2卷。今有赵昌平点校《顾况诗集》。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曾记述顾况善画,《新唐书·艺文志》子部杂艺术类著录有顾况《画评》1卷,今佚。事迹见《旧唐书·李泌传》附传、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