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尽意:【言不尽意】参阅C得意忘官)条。
指语言文字难以穷尽所要表达的意思。
借指作为象征符号的语言之外所离含的无限的审美意蕴。
这一美学命题首先见之于《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后来《易经·系辞上》明磷概括为“书不尽言,不尽意”之说。
这个命题的提出指出了离与意的关系。
窗是为了表达意的,意婴通过言表现出来。
但是,官与意两者并不完全是一个东西,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
“官不尽意”说客观地表现出窗与意之间的矛盾。
况丑作为庄子所要表现的意,不是一般事物之意,而是“意之所随者”-道,因此更具有只能意会不能传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言与意所表现的“合不尽意”的矛盾更大。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庄子提出“无言”、“忘害”的主张。
一是指追求言外之意,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老声)就是指言外之意;二是指用审美语言,即象征性语言代替一般语言,使语言因象征而具有无限的寓意和韵味,从而赋予语言除本义之外,还有象征义、引申义的特征。
这样才使语宫有审美特征,表现出审美意义。
美学家所重视。
陆机《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遗意。
”刘规《文心雕龙》;“言不尽意,圣人所难”。
都调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更需要解决“言不尽意”的矛眉,才能使文学获得较大发展。
这给中国古代文学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打下了基础。
为您推荐
意境融彻:【意境融彻】指意与境的完全融合。
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映。
”至于意境不融彻的例子,承爵说,“‘孙康映雪寒窗下,车胤收萤败帙边。
'事非不核,对非不工,恶,是何哉?”“..
独创生新:【独创生新】说明艺术美的创造要富有独创性,唯有独创,才能出新。
清叶燮《原诗》外篇下,“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自汉魏至晚唐,诗虽递变,皆递留不尽之意,即晚唐犹存余地,读罢掩卷,犹令人属思久之..
意得神传,笔精形似:【意得神传,笔精形似】关于处理形神关系的正确方法之一。
唐张九龄《宋仪君写真图赞并序》:“意得神传,笔精形似”。
强调神似,反对单纯追求形似。
他以形神兼备作为文艺创作的理想境界,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以乐景写,以哀景写乐:【以乐景写,以哀景写乐】这揭示出写景抒情中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
清王夫之《姜斋诗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露靠。
’以乐景写袋,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所引的诗,出肖《诗经·..
融景入情:【融景入情】这是从写景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融情人景”则是从写情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两者都要求情景交融,但足显现出米的艺术风格却有不同。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者卿熔情入景,故淡远;方回熔景入情,故..
各递其性:【各递其性】指出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即使是似乎超尘脱俗的人物,也有普通人的性格,并遵循生活的逻辑,写出他们的个性来。
清侯定超《绿野仙序》,“然则圣神贤人,其无酒色财气乎?日非也。
夫圣神贤人,一喜一怒,必与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