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

杂剧:【杂剧】中国古典戏曲的一种。
因兴盛于元代,流行于北方地区,故专称“元杂剧”或“北曲”。
杂剧之名最早见于唐李德裕《李文饶文集》,谓唐太和三年(829年),南诏攻掠成都,携去许多百姓,其中就有“杂剧丈夫两人”。
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杂为物,合动作、言语、歌唱三者成。
故元杂剧对此之者,各有其相当之物。
”杂是一种带料(动作)、白(道白)的歌剧。
元代杂剧通常是每剧一本四折,每折只限一入主唱,其他角色只有道白。
假如在四折中不能把故事搬演完毕,则于第一折开始前或各折之饲加楔子。
故事长的也有例外,元王实甫所作的《西厢记》便是五本二十一折,折之前,用以交代入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过场戏。
楔了一般只用一两支曲子。
元杂剧一本四折的结构一方面显得比较严谨和完整,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剧情的充分展开。
因此,有的剧作家为了适应剧情之需,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如刘唐卿的《降桑椹》、纪君烊的《赵氏孤儿》等皆为一本五折。
有的则合五本为一剧,例如王实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期,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传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少室山房笔丛》)传奇始于唐初,由六朝志怪小说发展演变而来;内容广泛,多以历史、没情、侠义、神怪故事等为题材。
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结构比较完整,语言运用工丽,具备了短篇小说的特点,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较著名的作品有《离魂记》、《柳毅传》、《鹭莺传》等。
剧,也有人用以指杂剧。
清李渔《闲情偶寄·脱窠臼》:“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
可见非奇不传。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传奇’者,裴鋼著小说多奇异,可以传示,故号‘传奇’;而今之‘传奇’,则‘曲本’矣。
”由此可见,传奇是明清以演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南宋及元代南戏的发展。
其结构大致与南戏相同,但更为紧凑、整齐,情节更为复杂,人物刻画也更加细致。
曲调、表演艺术、脚色分行等也有进一步发展,吸收、继承了部分元杂剧的成分,兼用一些北曲曲调,形成一种交错和谐的套曲体式,在声调上既有南曲柔缓宛转之风格,又有北曲遒劲朴实之美。
传奇,对中国古典戏曲文学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以及近代各地地方戏曲的兴起,均有深远的影响。

为您推荐

清代传奇与杂剧

清代传奇与杂剧 : 清代300年间,传奇与杂剧的发展,几经起伏,终于因为不能适应时代和观众的需要,逐渐步入衰微。然而,也还是出现过一些著名的作家与有影响的作品。   传奇  从传奇来看,清初的剧坛,气氛相当活跃..

《清人杂剧》

《清人杂剧》 : 清代杂剧集。近人郑振铎(1898~1958)编辑。共有两集。初集印行于1931年,收吴伟业、嵇永仁、尤侗、裘琏、张韬、桂馥、曹锡黼、石韫玉、严廷中诸家杂剧共40种。二集印行于1934年,收徐石麒、叶承宗、..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刊杂剧三十种》 : 元杂剧作品集。原为明代文学家兼藏书家李开先的旧藏,清代归藏书家黄丕烈。黄丕烈题为《元刻古今杂剧乙编》。由此得知,此书至少尚有甲编,惟至今尚未发现。后此书为罗振玉所得。1914年,日本..

元代杂剧

《杂剧三集》

《杂剧三集》 : 杂剧作品集。即《杂剧新编》。明末清初人邹式金编辑。因继沈泰的《盛明杂剧》初集、二集之后,故称《杂剧三集》。邹式金,字仲愔,号木石,又号香眉居士。无锡(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

杂剧

杂剧 : 古代戏剧样式。它是在前代戏曲艺术、说唱艺术尤其是在宋官本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在金末元初之际,经历了逐渐完备的过程而趋于成熟,到元朝统一全国之后,杂剧进入了繁荣时期。   杂剧的..

《灵娲石》杂剧

《灵娲石》杂剧 : 作者许善长。含《伯嬴持刀》《忠妾覆酒》《无盐拊膝》《齐婧投身》《庄侄伏帜》《奚妻鼓琴》《徐吾会烛》《魏负上书》《聂姊哭弟》《繁女救夫》10个单折短剧,加附录《西子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