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一般指音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总体,又泛指各种艺术,正如郭沫若所说,“中国日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
音乐、诗歌、舞,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连仪仗、田猎、看等都可以涵盏。
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为乐,但它以音乐为其代表,是毫无问题的。
”(《青铜时代·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自于“乐”在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婴地位,因此,“乐”成丁那个时期许多思想家研究和议论的审美对象之一国古代音乐和诗歌、舞蹈同出一源,是三位一体的。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中就有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入操牛尾,投以歌八阀。
”所谓“葛天氏之乐”,就是原始人类在紧张的劳动之余,摹仿和再现劳动场景而载歌载舞的场面。
及至春秋战国时期,“乐”仍然是指这种综合型艺术。
《乐记·乐本篇》,“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调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施,谓之乐。
”由混合音乐、诗歌、舞蹈的艺术形式,逐渐发展成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史上共有的规律。
券汉以来,诗逐渐独立出来,“乐”多指音乐艺术。
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便是“乐”的美学思想。
他们已意识到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
《乐记·乐象篇》;“诗,富其志也,本质的片面认识,即认为“乐”就是伦理道德的显现,或是为了进行德行的教化。
《乐记·乐施篇》,“乐者,所以象德也”,“乐誉,德之华也”(《乐记·乐象篇》)。
华,花。
更有“德膏之谓乐”《《乐记·魏文侯篇》)的说法。
所谓“德音”,即表现和宣扬这种“德”的音乐,使入通过“乐”的教育,达到“德”·的完善。
儒家的这种功利主义音乐观到处可见。
《左传·襄公十一年》:“夫乐之安德”《左传·昭公元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
”《国语·晋语八》,“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于广远也。
”《史记·乐书》,“太史公日: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l),快意怒欲,将欲为治也。
”音乐的审美愉悦是次婴的,为政治服务才是主要的。
儒家认为,“德”是衡最音乐好坏的尺度,而“和”则是衡景音乐是否符合“德”的标准:即“和乐”为“德音”,反之则为“乐”。
《国语·周语下》,“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
”《国语·郑语》:“故王居九酸之田,收经人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
”《荀子·臣道》:“调和,乐也”。
《乐记·乐论篇》:“乐者,天地之和也。
”认为音乐的美是“和”,所以要用“和”来进行德的教育,“以乐教和,则民不乖。
”(《周礼·地官·大司徒》)所谓“和”,“声应相保和”(《国语·周语下》):而“和乐”,也就是指那些音调平和中正,可以“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古乐,即“德音”、“正声”。
儒家重视乐的教育作用,其目的是要以乐治国,即和礼等一起“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乐记·乐本篇》),以此统一人們的思想,从而使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最具影响。
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本于心”,即以人的感情为根本,或说来源于人的感情,是感情的表现。
《乐记·乐情篇》,“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
”汉代毛《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盲。
盲之不足故嘩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既然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不同的情感便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面淫乐兴焉。
”(《乐记·乐象篇》)象,形状。
而音乐中的情感又反作用于人,具有不同于伦理道德的、特殊的恩想教育作用。
荀子《乐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诚为之文。
”声乐,音乐。
《孟子·尽心章句上》:“仁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论语·泰伯》,“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甚至提用音乐来完成个人的修养:对整个社会而官,则“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
儒家之所以认为音乐是道德教化的有力工具,是出于他们对音乐多德也阐述过类似的观点:“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①教育。
@净化。
③精神享受。
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和你息。
”但他这里的“教宵”偏重于“求知”,儒家的教育,则偏属于人的道德情感修养,囿于政治的实用功利架。
因而当“新声”印新兴音乐在民间出现时,总被视为“乐”而遭到诋毁。
当然,在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盛行的同时,也有一些入提出了不同的音乐美学主张。
老子、庄子站在道家的立场上,认为真正的音乐是形而上的,提出“大音希声”(《老子·四十一章》)、“至乐无乐”(《庄子·至乐》)等音乐美学观点。
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音乐美学思想,否定了音乐的形式美和一般内容。
而子在其《非乐》一文小,则提出了“非乐”的主张,“是故子墨子日:今天下士君子,请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在乐之为物,将不可不禁而止也。
”所谓“非乐”,就是否定音乐的社会价值,反对进行音乐活动。
其主张代表了下层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是对统治者的压迫和挥霍的抗议;但他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否定音乐的美学意义,因此也是片面的。
正如荀子在《乐论》中指出的:“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
乐行面民乡方矣。
故乐者,治人之盛者也,而墨子非之。
”乡,同“向”9.方,道,正道。
当然,荀况是从儒家的实用功利观点出发批判墨子的。
总之,中国古代音承美学,一直没能摆脱家的束缚。
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凡从外入者莫深于声音,变人最极,故圣人因而成人以德,日‘乐’,乐者德之风。
”认为音乐是体现“德”的。
宋代郑機《通志》卷七十五《昆虫草木略·序》,“惟《关睢》之声和而平,乐者闻之乐其乐,不至于淫;哀者闻之哀其哀,不至于伤,此《关睢》所以为美也。
”认为音乐美在于“和而平”。
明代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语录·传习录下》,“若后世作乐,只是做些词调,于风俗风化绝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
只有南北朝嵇康“声无哀乐”(《声无哀乐论》)的命题提出,给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注入了一点新鲜血液。

为您推荐

象教田形象地体现农事活动的一种劝农舞蹈,详见C舞蹈]条。<br>[大音希声

象教田形象地体现农事活动的一种劝农舞蹈,详见C舞蹈]条。 [大音希声:【象教田形象地体现农事活动的一种劝农舞蹈,详见C舞蹈]条。 [大音希声】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原指最完美的、理想的音乐,是体现“道”的音乐,是音乐本..

声歌各有

声歌各有:【声歌各有】指明歌曲是有不同类型的,不同类型的人,应该唱适合自己的歌曲。 《乐记·师乙篇》,“子贡见师乙而向秀,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

说书

说书:【说书】又称“说话”,用口语来叙述放高节和描摹人物的一种艺术,能愉阅听众,给人以美的享受。 明张岱《淘梦忆·柳敬亭说书》云、南京子“善说书,一己说书一回。 .余兵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专大异。 其描写刻..

观其舞知其德

乐听其童,则知其俗

乐听其童,则知其俗:【乐听其童,则知其俗】指听到了音乐,便可知道那儿风俗的盛衰。 《淮南子·主术训》,“乐听其音,便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 孔子学鼓琴于师裹,而谕文王之声:见微以知明矣,延陵季子听乐,而知殷夏之风:论近以识远..

宽裳羽衣舞

宽裳羽衣舞:【宽裳羽衣舞】又称《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最华美的乐舞之一,其舞、乐、服饰都着力描绘虚无飘渺的仙境和仙女形象。 这个舞曲,传为唐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初名《婆罗门曲》,经..

杂旋

杂旋:【杂旋】又称“旋盘”、“槐珠伎”、“弄盆子”等,古代杂技节目之一。 演者取多种圆形器物,放在竿上旋转加飞而能不坠落地下。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七《散乐百戏》:“鼓架部非特有苏中郎之戏,至于代面、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