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垛式人物 :
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人物类型。此概念最早由胡适在20世纪20年代的《三侠五义·序》中提出。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人物形象在民间被树立起来以后,会产生一种吸附力。民众会将与此人物性格、品质有关的各种传说、故事,相继堆积到他身上,如滚雪球一样形成以此人物为中心的传说群、故事群,使其逐渐成为聚集某一类故事、传说之矢的“箭垛”。箭垛式人物一旦出现,反过来会促使人物的性格、品质特征进一步集中和强化,由堆砌累积、夸张渲染直至出神入化。这类人物形象,有的出自艺术虚构,有的以历史人物为原型但与原型已相去甚远,反映了人们的某种精神信仰和道德价值取向。
箭垛式人物聚集的事件数量庞大,非一时一地乃至非同一民族所创作。不同的箭垛式人物之间可能存在雷同化的内容情节。就单个箭垛式人物来说,对其形象的塑造大概存在着以下3种方式:①正(反)面人物的正(反)面形象堆积。②正面人物的侧面形象堆积。③正(反)面人物的反(正)面形象堆积。这使得人物形象复杂多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正面形象,又有反面形象。如北宋的包拯以断案公正而著称。历代民众逐渐将各种公案事件、推理技巧乃至沟通鬼神的能力,都堆砌到他身上,使包拯成为一个具备侠义精神、敢于为民请命的典型清官形象。此外,如工匠鲁班、文臣屈原、武将关羽、奸臣秦桧,以及少数民族中流传的阿凡提、巴拉根仓、阿古登巴等,也都是箭垛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