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与文学》

    《中国妇女与文学》 :

现代陶秋英著。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出版。陶秋英(1909~1986),吴江(今江苏苏州)人。1926年考入上海持志大学中文系,1931年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执教成都华西大学、三台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和浙江师范学院等校。

此书共6章,除绪论和结论外,余4章为中国宗法社会及儒家伦理思想与中国妇女、中国妇女教育及妇女在文学上的兴趣、中国妇女与文学关系的启始、各种文体的几个代表作家。其中“各种文体的几个代表作家”一章尤详,占全书一半以上。

此书认为“文学是人生性灵的寄托”,而中国女性文学由于中国宗法社会的特点,形成了“优秀而绮丽”的风格。又认为在中国宗族制和强大的儒家伦理下,中国妇女在历史上有种种不平等、不公正。由于女性的依附性特征,社会对她们的伦理和道德要求有种种束缚,因而导致中国女性文学写作的特点要么是“消遣性情”的,要么是“颓废”的,要么是受制于礼教的拘束,要么是率真活泼的。

对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家,既能从艺术上作深入的体察,又能从社会层面去分析女性作品后面体现的女性地位和情感。如论班婕妤赋时,一方面阐述她的赋辞章藻丽,音节悠扬,表现了时代的文学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当时女性被压迫、被蹂躏的社会地位,却只发出自怨自艾、哀而不怨、怨而不怒的声音。全书论其他女作家,也多从这两方面入手。

此书是在中华民国女权运动的背景下写成,因而书中常有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古代女性的同情和表彰。采用的史学方法则是当时所流行的社会史方法论,代表了民国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新高度。

为您推荐

母题

母题 : “母题”来自英文“motif”,美国民间文艺学家S.汤普森首先提出并把它运用于民间故事研究。胡适在1924年研究民间歌谣时引进并将其译作“母题”。1984年,台湾学者金荣华提出用“情节单元”代替“..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 现代袁行霈著。袁行霈(1936~ ),字春澍,江苏武进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美国人文与艺术科学院外籍院士。著有《陶渊明研究》《陶..

毛星

毛星 : 四川德阳人。先后在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处学习,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佳木斯《人民日报》、哈尔滨《松江日报》、新华书店东北总分店等单位工作,历任东北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中共..

吴歌

故事类型

故事类型 : 为世界通行的一种民间故事研究方法。“类型”的概念最初由芬兰学者K.克隆在19世纪末提出;民间故事学中的类型源自芬兰学者A.阿尔奈于1910年在《民间故事类型》一书中对各民族民间故事进行..

箭垛式人物

箭垛式人物 : 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人物类型。此概念最早由胡适在20世纪20年代的《三侠五义·序》中提出。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人物形象在民间被树立起来以后,会产生一种吸附力。民众会将与此人物性格..

《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 现代方孝岳著。方孝岳(1897~1973),名时乔,字孝岳。191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讲师,华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圣约翰大学、中山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