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她 :
这类儿歌以“到丈人家,看见了未婚的妻子”为母题,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最早记载见于1896年意大利人G.韦大列编的《北京的歌谣》:“沙土地儿跑白马,一跑跑到丈人家,大舅儿,往里让,小舅儿,往里拉,隔着竹帘儿看见她:银盘大脸黑头发,月白缎子棉袄银疙疸。”
“看见她”的男主角是一名小男孩:“爬草根,两头分,路中来了个小学生,骑花马,拜丈人,丈人丈母不在家,推开门来看见她。”或“小花孩,骑花马,花马不走使鞭打,一走走到丈人家,丈人丈母都不在,隔着簿帘看见她。”但歌谣的重点并不在这个小孩,一切细节的铺陈,都是为了引出小孩所看见的那个“她”,描写“她”的美貌:“四方大脸黑头发,樱桃小口糯米牙”“小红鞋儿二寸八,上头绣着喇叭花”等。
1918年北京大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歌谣。董作宾(1895~1963)在北大国学门做研究生期间,受胡适的《歌谣的比较研究法的一个例》以及常惠发表在《歌谣》创刊号上《对于投稿诸君进一解》的影响,从全国各地搜集整理来的一万多首歌谣中,选录以“看见她”为主题的45首歌谣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这组歌谣涉及12个省和35个地方。北大歌谣研究会主办的《歌谣》周刊第62期以“看见她”专号刊登了45首作品,第63~64期连载了董作宾的经典之作《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
作者对45首歌谣分别从地理、民俗、方言、文艺等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两大语系”和“四大政区”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出了歌谣移动或传播的流向,发现这首儿歌的传播是紧跟着水陆交通的孔道而行的,尤其是水路便于陆路。北方主要是沿着黄河流域走,也就是北方官话的领土;南方主要是沿着长江流域走,也就是南方官话的领土。因为“看见她”必须押“a”韵,因此但凡不讲官话的地区,这首儿歌就无法流传。董作宾的研究取向接近历史地理学派和人类学传播学派,得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上早期经典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