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 :
近代蔡友梅著。1907年连载于作者所创办的《进化报·杂录》栏目中。1908年由北京和记排印书局出版单行本。后收入章培恒主编《中国近代小说大系》。
小说是作者响应梁启超“小说界革命”号召,以北京方言、评书形式撰写的社会小说,呈现了晚清北京新小说的创作风貌,代表了早期京味小说的写作实绩。作者旨在揭示和批判晚清北京社会的种种怪现象,借写北京城中的人与事来创作社会小说,将写作对象锁定为市井旗人,由此开拓了晚清新小说未曾涉及的题材内容。
小说以库兵出身、专放旗账的市井旗人小额为主人公,讲述了小额弃恶从善、改邪归正的故事:小额子承父业,专向旗人放高利贷,平时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一日,小额手下在旗下衙门辱打领催。领催之子遂向王爷告发小额恶行,小额因此锒铛下狱。入狱后,小额亲友以设法帮其出狱为诱饵,趁机蒙骗钱财。小额出狱后,又生一场大病,狐朋狗友再行欺诈。小额经过此劫幡然悔悟,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小额》(2011)
小说以小额吃官司和瞧病两场风波为情节主线,通过写北京市井旗人家庭的日常生活来描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同时,借对小额以及围绕在他身边的痞子混混、流氓无赖、江湖骗子、掮客庸医等众生相的勾勒与描绘,讽刺和揭露了当时北京旗人社会光怪陆离、乱象丛生的怪现状。而主人公小额在屡遭周边宵小蒙骗欺诈后良心发现、金盆洗手重新做人的情节安排,则显示了作者借此来唤醒旗人、启蒙旗人自新自救的良苦用心。
在艺术上,小说不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通过戏剧化场景描写,来铺展清末北京的世风世相,描摹当时京师的众生百态,点染出一幅多彩浓郁的老北京市井风情画卷。小说以旗下衙门、领催家、小额家等旗人空间为主要故事场景,连缀起茶馆、胡同、戏院、饭庄等场景,不仅将清末旗人社会的没落、困厄、弊病揭示出来,而且将北京人崇官与重礼、悠游与找乐的文化性格铺排开来。特别是“小额家”作为小说的核心场景,因各色人物的粉墨登场、尽情表演而具有了万花筒般的映照社会的功能,作者据此一孔来窥视社会、时代、人生。场景的戏剧化与情节上书写家庭日常生活的非戏剧化统摄在小说中,成为小说的一大特色,这也是以老舍为代表的京味小说的共同特征。
小说的最大特色是以评书形式和道地的北京方言土语写成。评书形式不仅令小说富有视听性、画面感、现场感,而且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性、批判性,凸显了报人出身的作者干预现实、针砭时弊的职业意识。此外,小说无论是叙事语言还是人物语言,通篇全用纯正的北京方言叙出,散发出纯正京味的市井风情。这在中国小说乃至京味小说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也成为《小额》开京味小说风气之先最显著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