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
传说神仙王远,字方平,东海人。曾为官,位至中散大夫。学通五经,尤其了解天文地理,知天下盛衰吉凶。后弃官入山修道,道成。汉桓帝得知后,连续征召都不出,故让郡国官吏逼迫强力将他送到京师。王远对桓帝之诏,闭口不答,只在宫门上题写四百余字,皆说方来之事。桓帝讨厌,令人将字削除,外字刚削去,内字又复现,越削越明。王远无子孙,乡里人累世相传供养。
王远曾邀女仙麻姑于小民蔡经家相会。麻姑,年方十八、九,头顶盘髻,余发散垂至腰,衣有文彩,光耀夺目。
王远在众人面前吹捧她很有神通,人们不相信她小小年纪会有如此本事,就问其芳龄几何?麻姑不正面回答,含蓄地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我有多大岁数,连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只记得看见东海已三次变成桑田。
)(晋·葛洪《神仙传·王远》)后引申喻:世事变化很大、很多。
今沿用引申义。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作家》:“往事沧桑。有一天袁和平忽然对我说,A君目前处境不太顺心,想调换个单位到省作协来。”《十月》:“凡是古旧的建筑,往往会成为一块碑石,记载着时代的兴衰,尘世的沧桑,家庭的嬗变。”
*《中国电视报》:“中央电视台所播今年元旦晚会《祝福明天》的字幕中把‘沧海桑田’误为‘苍海桑田’。”《光明日报》:“(贵报)7月24日头版《在京又见步鑫生》一文第二段说:‘几载苍桑,几度挫折,他终于又来到北京。’其中‘苍桑’一词应为‘沧桑’。
沧,从水,沧海,即大海。”[沧,青绿色。《汉语大字典》:“通苍。水深绿色。”《汉语大词典》:“苍海,大海。”据此,“沧桑”当可写作“苍桑”,音同、形近、义同。当不误。
只是在语言实际中,“沧海桑田”及其节缩词“沧桑”多用“沧”。]
*《文摘周报》:“在当今众多歌星的声音中,人们已可以毫不费力地辨别出李娜的歌声。那苍凉、沧桑、自然、朴实的歌声,那感慨中包含悲壮的人生阅历的倾诉,让人们记住了一首首歌曲的名字。”[句中的“沧桑”形容“歌声”,义不相应。“沧桑”是“沧海桑田”缩略而成词,意思是“大海变农田”言其变化之大,因喻指世事变化巨大。这里当用“饱经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