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踏草而行或翻山越岭。
涉:步行渡水。跋涉:爬山渡水,形容旅途十分艰辛。春秋时,卫国灭亡后,许穆公夫人(卫国公子顽之女)哀叹许国力弱,不能援救,十分伤心。由于朱国的帮助,在卫国漕邑将卫国逃亡之人安顿下来,立了新君卫戴公。
戴公的妹妹许穆公夫人赶到漕邑吊唁卫国之亡,并与兄长计划复国之策。她的行动,许国人不于支持,竭力反对,并派人追到漕邑。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快马加鞭经过漫长的路程,好容易才望到祖国漕邑城头。不想许国派大夫爬山渡水地追来,这使我心里特别忧伤。
)戴公采纳了许穆公夫人联齐抗狄的主张,得到齐国的帮助,卫国才得以复兴。(《诗经·鄘风·载驰》)后引申为:办事艰难、生活艰辛。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爬山涉水,形容旅途十分艰辛。刘白羽《长江三峡》:“‘江津号’驶下崆岭滩时,只见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小说月报》:“二十个人你携我扶,后人踩着前人的足印,仿佛一支远征军向着遥远的目的地跋涉。”《新华文摘》:“在世界屋脊,在云南藏区,在大凉山,在中缅边界,在祖国西沙,都留下了他跋涉与登攀的足迹。”
②办事艰难、生活艰辛。
《随笔》:“我总觉得能认识曾卓是命运对我的一次眷顾,使我在生命的长逮跋涉中得到一位良师益友。”《人物》:“1985年,秋,在煤城铜川一个偏僻的地方,路通的神经像上紧发条的闹钟,开始了为之用青春生命作抵押的艰难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