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灯》

《楚辞灯》:

诗总集注。

清林云铭撰。四卷。

云铭字西仲,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顺治戊戌进士,官徽州通判。年少即嗜学成性,“每探索精思,竟日忘食。”终生好学不倦,尤喜楚辞。

对屈原及其作品见解独到:“夫屈子之文,屈子之志也,志不以世而夺”,“以其身之死生,关系于国之存亡”而对于屈原作品的注解,林云铭大不以为然,因此精心编着是书。其书曾两次毁于闽变兵火之中。

直至康熙三十五年(1676)始“杜门追记,併补未注诸篇,万驳千翻,只求其火旨脗合,脉络分明,使读者洞若观火,还他一部有头有尾,有端有绪之文”,“颜之曰‘灯’,庶几屈子之文,可以烛照无遗,即其志亦可以昭垂勿替。”(《自序》)是书单选屈原所作逐句诠释,旁加圈点,逐段分疏,后以总论,隐括全文。

全书之首除列《史记·屈原列传》之外,又特附林氏考证之《楚怀襄二王在位事迹考》一文。关于篇次,只有《九章》与旧本不同,王逸以《九章》为屈原二放江南时作,而林氏则认为《惜诵》为怀王时见疏之后作。

《思美人》、《抽思》乃初放汉北时作。惟《涉江》、《桔颂》、《悲回风》、《惜往日》、《哀郢》、《怀沙》六篇为二放江南时作。注释务求浅近,“总以读者省力为主”。全书《凡例》提出诸多不同于前人的见解,是书不足之处在以点评时文之法解古书,失之浅陋,于音韵训诂及历史地理皆不大顾及,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乡塾课蒙之本”,颇有贬意。

有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本,民国六年(1917)北京石印本。中华书局排印本及两种日本刊本。

为您推荐

《楚辞集解》

《楚辞集解》:明汪瑗(?-1566)撰。八卷,附“蒙引”二卷,《考异》十卷。瑗有《杜律五言补注》已着录。是书只注解屈原作品,他人《楚辞》作品均未收入。瑗在世时,此书并未刊行,后为其子汪文英搜求刊刻成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汉刘向编集。十六卷。后汉王逸章句,十七卷。逸字叔师(约89-158),东汉南郡宜城(在今湖北)人。汉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有赋、诔、书、论、杂文凡二十一篇,汉诗一百二十三篇,多亡佚。明人张溥辑有《王叔..

《楚辞听直》

《楚辞听直》:《楚辞》研究。明黄文焕撰,凡八卷。附《合论》一卷。文焕字维章,永福(今福建永泰)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五年乙丑(1625)进士。崇祯年间任山阳知县擢翰林院编修。因与名士黄道周论学讲经而被镇抚司罗织罪名,陷于狱..

《楚辞韵读》

《楚辞新注》

《楚辞新注》:清屈复(1668-?)撰。八卷,附《天问校正》一卷。复有《弱水诗》已着录。是书只注屈原赋二十五篇及《九辩》、《二招》,余皆不注。《自序》言注书缘起时说他读《楚辞》时“一吟其可解者,则回风雨雪,身置沅湘。而..

《楚辞约注》

《楚辞约注》:清高秋月、曹同春合撰。不分卷。秋月字素蟾,同春字孟序。清代学者。秋月另有《庄子释意》已着录。是书盖同春依秋月旧注,辨其音义而成。除屈原作品外,附《大招》、《招魂》两篇。篇章次第与明黄文焕《楚辞听..

《楚辞》

《楚辞》:①诗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前340-前278)撰,汉刘向辑。十六卷。原名平,以字传。楚王同姓贵族,楚怀王时官左徒。《史记·屈原列传》称屈原“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而深受怀王信任。“入则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