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无产阶级文学 :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是指丹麦、挪威和瑞典三国。
19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下半叶,丹麦、瑞典和当时仍隶属于瑞典的挪威先后开始工业革命,由手工业阶段向机器生产阶段过渡。到20世纪初叶,这些国家不同程度地进入工业化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生活上的改善。一些激进的写实主义作家发表了描写穷苦人民遭剥削受蹂躏的作品,如瑞典A.斯特林堡的《红房间》(1879),丹麦H.彭托皮丹的《农村景象》(1883)和《农舍》(1887)等。不久,一批工人、农民作家也登上了文坛,他们描写自己切身的悲惨遭遇,对地主、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榨写得既具体细腻又深刻生动,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疾苦和觉醒。
丹麦的无产阶级文学早于其他国家,产生于19世纪末叶,1900~1920年是它的繁荣时期,主要作家有J.舍尔德堡、J.阿克耶尔、M.A.尼克索和H.基尔克等。舍尔德堡的短篇故事、长篇小说、诗歌和戏剧着重描写雇农和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和艰苦劳动,为给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争取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而呼吁。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一个战士》(1896),描写一个叫勃朗德尔的贫苦农民为争取生存含辛茹苦的一生。阿克耶尔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农民,批判地主在社会、政治和文化诸方面对小土地拥有者和农业工人的欺压和掠夺。他的《愤怒的孩子,一个雇农的故事》(1904)描述雇农彼尔从苦难走向更加悲惨的苦难,最后走投无路,只得漂洋过海到北美谋生。书中几乎每一页都充满对非正义社会的控诉。
M.尼尔森是丹麦共产党员,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德国占领丹麦后,他被丹麦当局逮捕并被送到斯图特霍夫集中营服苦役。1944年牺牲,年仅22岁。他发表过不少爱国主义诗篇,最重要的作品是纪实文学《大消灭——来自斯图特霍夫集中营的报告》,发表于1947年。《报告》用铁的事实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凶暴地虐待和残酷地杀戮犹太人的罪行。
尼克索是丹麦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北欧最重要的无产阶级作家,被列宁誉为“斯堪的纳维亚的高尔基”。他的作品对北欧无产阶级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彻底同丹麦机会主义政党——社会民主党决裂,是丹麦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40年,70岁高龄的尼克索被希特勒占领军和丹麦反动政府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坚持斗争,并开始创作《红莫尔顿》的第一部《无主的国土》。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三部曲:《征服者贝莱》(1906~1910)、《蒂特——人的孩子》(1917~1921)和《红莫尔顿》(1945~1948),它们是丹麦工人运动史诗般的作品。三部曲中的贝莱和莫尔顿,前者是从革命者蜕化为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典型,后者是在俄国革命影响下走上正确道路的典型。
基尔克是丹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重要的无产阶级作家。早在20~30年代,他就在丹麦进步刊物《火炬》和共产党报纸《工人日报》上发表文学评论,主张文学是为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武器。他的《渔夫》(1928)、《雇农》(1936)和《新时代》(1939)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为争取自身权利而进行的斗争。二战期间,他在狱中创作了叙述17世纪西班牙圣萨尔代特号船上奴隶起义的长篇小说《奴隶》,以此鼓舞丹麦人民的斗争。《魔鬼的钱》(1951)是他的重要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二战期间丹麦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对德国法西斯占领者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时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右派社会党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可耻行径。
1905年,瑞典、挪威联盟解体,挪威500年来在政治经济上先是臣属于丹麦,后又从属于瑞典的状态彻底结束,成了一个独立的君主国家。独立后的挪威,随着水力资源的开发、铁路的兴建,工业飞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扩大,文学上现实主义传统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同丹麦和瑞典一样,挪威也涌现出了一批无产阶级作家和反映工人生活和斗争的作品,如N.格里格、O.勃拉登、R.尼尔森、K.乌普达尔、J.P.法尔克贝格等。勃拉登是挪威第一个描写奥斯陆工人区东恩德的贫苦人民生活的作家。作品有描写女工生活的长篇小说《工厂周围》(1910)、《闺房》(1917)、《狼窝》(1919)和《玛蒂尔达》(1920),短篇小说集《奥斯陆的故事》(1935),剧本《这个孩子》(1911)。尼尔森以写诗为主,以友谊、团结、革命为主要内容,诗集有《在多石的土地上》(1925)、《再会》(1926)和《平常日子》(1929)。乌普达尔的小说《工头》(1914)和《教堂建筑者》(1921)通过对一个工会领导人的描写,叙述了自188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间的工人运动和矿工之间的矛盾冲突。法尔克贝格出生在挪威特洛德拉格南部的洛鲁斯矿区,11岁就当矿工,一直到25岁才离开矿井,从事写作。他的作品大多以山区的风土人情为题材,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民众的艰苦生活和文化习俗,长篇小说《第四次守夜》(1923)、《克里斯蒂安努斯·塞克斯图斯》(3卷,1927~1935)和《晚上的面包》(4卷,1940~1959),通过对一个矿的发展历史的描述,详细而生动地反映了矿工的生活和斗争。
瑞典作家彼尔·汤姆松1859年发表的故事集《瑞典一个工人的生活命运和奴隶生活》是瑞典最早描写贫雇农生活的作品。《国际歌》的翻译者H.梅纳恩德尔、《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A.达尼埃尔松等,都发表过反映劳苦大众生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小说和诗篇,但无产阶级文学尚未形成一股潮流。20世纪20~30年代,大批工人作家脱颖而出,才使瑞典文学面目为之一新。在这些作家中,有写农村雇工悲惨遭遇、一直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I.鲁-约翰逊,197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E.O.V.雍松和H.马丁松,以写移民小说闻名国内外的V.莫贝里,以及J. 弗里高德和女作家M.马丁逊等。他们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采用自传体,以自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从农村来的赤贫青年在社会上为糊口而奔波,以及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彷徨。他们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迫切要求改变不平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