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马迪,N.S.

    莫马迪,N.S. :

生于俄克拉何马州劳顿。基奥瓦部族成员。他的父亲是一位基奥瓦艺术家,母亲则拥有切诺基血统。莫马迪的父母长期在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的纳瓦霍、普韦布洛等印第安保留地教书,莫马迪自幼跟随父母在这些地方生活,这使他在深谙基奥瓦祖先传统的同时也受到纳瓦霍、普韦布洛等部族文化的熏陶。莫马迪最初在大学里主修政治学,从新墨西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曾在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修读硕士课程,后来退学到阿帕奇保留地学校教书。一年后莫马迪在一次写作竞赛中崭露头角,得以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曾在斯坦福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圣巴巴拉分校等高等学府执教,后到新墨西哥大学英文系担任客座教授。

莫马迪是印第安文艺复兴的开创者。在他的第一部小说《黎明屋》(1968)中,莫马迪把基奥瓦、纳瓦霍和普韦布洛等部族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退役的印第安人艾贝尔返回保留地,从祖辈的故事讲述、祖先的典仪中获得神圣的力量,重塑泛印第安身份的故事。翌年,《黎明屋》获得普利策文学奖,这使默默无闻的莫马迪一夜之间声名鹊起,也唤起了主流读者群和评论界对印第安文学和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关注。《黎明屋》的成功不仅激发起当代印第安作家群体的创作热情,开启了印第安文艺复兴,而且创立了表现印第安身份寻求的归家范式。在后来陆续发表的作品如自传《通往雨山的路》(1969)、小说《远古的孩子》(1989)和戏剧集《三部剧》(2007)中,莫马迪依然聚焦于当代印第安人重返部族土地、回归祖先传统、在部族典仪上重构身份的归家旅程,表述着他对印第安文化的倾心热爱和向往。

莫马迪早在大学时就开始创作诗歌,迄今已经出版了《葫芦舞者》(1976)、《在熊房子里》(1999)和《遥远的早晨又来了:新诗选》(2011)等多部诗集。虽然莫马迪曾受到后象征主义的影响,他的诗歌却充溢着印第安口头文学的浓郁韵味。他的诗作以基奥瓦、纳瓦霍等部族神话和民间传说为素材,借鉴印第安吟颂曲的形式,描绘神奇莫测、丰富多姿的印第安世界。

莫马迪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引领着20世纪70~90年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发展方向,而且积极投身于振兴印第安传统的各种社会活动。他创立了以拯救和保护印第安文化遗产为宗旨的雨山基金会、水牛基金会等,在美国及欧洲各地举办以印第安传统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个人画展,参与拍摄多部有关印第安历史与现实的纪录片,在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上阐扬印第安文化、评说印第安现实。莫马迪对当代印第安文学的杰出贡献以及他为传播和弘扬印第安文化所做的不懈努力得到印第安和非印第安世界的一致认可。1983年获得西部文学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1992年获美洲本土作家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2007年,美国总统G.W.布什亲自向他授予美国国家荣誉艺术奖章。

为您推荐

尤伦斯坦,L.

尤伦斯坦,L. : 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中产阶级家庭,卒于斯德哥尔摩。早年学医,195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55年任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主任、教授。1966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77~1986年任学院常任秘书。他是..

威伯,R.

威伯,R. : 生于萨斯喀彻温省北部的乡村。父母都是基督教门诺派教徒,1930年从苏联移民至加拿大。1953~1956年威伯就读于阿尔伯塔大学,获学士学位。在德国图宾根大学深造后,回阿尔伯塔大学学习,获文学创作硕..

阿莱克西,S.

阿莱克西,S. : 生于华盛顿州斯波坎。科伦达部族和斯波坎部族的成员。父亲是科伦达部族成员,母亲则拥有斯波坎族、乔克托族、科尔维尔族以及白人血统。从小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在斯波坎保留地。为了改变自..

伍德科克,G.

伊萨克松,F.

伊萨克松,F. : 生于传教士家庭。在乌普萨拉大学毕业后,分别于1950~1951年、1951~1958年、1959~1965年任《快报》《晨报》和《每日新闻》的文学评论家。1951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诗集《冬天的旅行》。同瑞典20..

桑斯特,C.

桑斯特,C. : 生于金斯顿,卒于金斯顿。2岁时丧父,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15岁就去码头挣钱糊口,还在当地的《不列颠辉格报》兼职,当过记账员和校对员。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诗歌和散文,向《文学花环》等期刊..

布鲁克,F.

布鲁克,F. : 生于英国林肯郡,卒于英国林肯郡。在1763年赴加拿大魁北克之前就已是伦敦一名成名的作家了。1769年在伦敦出版的《艾米丽·蒙塔古往事录》常被称为“加拿大的第一部小说”,其实它也是整个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