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普,E. :
生于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卒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毕晓普家资富庶,但她幼年丧父,母亲患有严重精神病,由祖父母抚养长大。1934年,她毕业于瓦萨学院。自1951年开始,她旅居巴西长达16年之久。1967年,毕晓普重返美国。随后开始在哈佛大学任教,直到1979年因病去世。
毕晓普一生中创作的诗歌作品并不多,生前仅出版了《北方、南方》(1946)、《一场寒春》(1956)、《旅行的问题》(1965)、《诗歌全集》(1969)和《地理集之三》(1976)5部诗集。不过,虽然作品数量不多,却赢得了美国诗坛的几乎所有重大奖项和荣誉,包括普利策奖(1956)、国家图书奖(1970)、国家图书评论家奖(1977)、雪莱纪念奖(1953)、纽斯塔国际文学奖(1976)等,以及古根海姆和英格拉姆·梅里尔基金会的资助。1949~1950年,她出任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即后来的美国桂冠诗人。1966~1979年,当选为美国诗人学会理事。1968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毕晓普的创作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她既谙熟各种传统诗体,如十四行诗、六行体诗的创作,又在现代自由体诗歌上取得很高成就。她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但却意味深长,满含对生活的真知灼见。诗歌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地理风情、旅行、动物和梦境等。毕晓普不愿意在诗歌中直白地吐露个人体验,而是以一种客观世界观察者的姿态,通过大量写实性手法去展现超乎寻常的现实存在。这种风格与现代主义诗风颇为神似,但在“面具化”诗歌的深层,始终跳动着较之现代主义诗歌更为个性化、更具创伤性情感的后现代心灵。在毕晓普细腻、隽永的笔触下,这种外在形式与内在气质的冲突总能让看似平淡无奇的冷静观察散发出迷人的诗香,让读者体悟到作家那颗敏锐易感的心。如在诗歌《海湾》中,作者将本应被泥土和干燥船体所吸收的岸边海水描绘成吸收者,这种观察海水的独特视角和冷静的直陈式结论不仅让海水充满生气,也借海水表达出浓郁的情感意蕴。
毕晓普生活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诗歌转换的过渡阶段,但她既不迷恋现代主义的非个人化诗学理念,也对20世纪50~60年代风靡一时的激进诗风敬而远之,专心写自己的诗歌。这反倒成就她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成为美国中生代诗歌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