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屋》

    《黎明屋》 :

小说以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退役的印第安人艾贝尔为主人公,叙述了他从身份迷惘到重构印第安身份的故事。由四章构成,身份与部族群体、部族土地密不可分的印第安传统观念贯穿始终。

在第一章中,从二战归来的艾贝尔痛切地感受到自己与外祖父弗朗西斯科以及普韦布洛部族群体的疏离,挣扎在失去身份的孤独与迷惘之中。

第二和第三章主要表现了艾贝尔和其他印第安人在大都市的边缘化生存。艾贝尔被政府安置在洛杉矶,不仅所处的生活环境恶劣,而且饱受歧视、欺辱和迫害,几次被警察打得奄奄一息。通过艾贝尔的遭遇,反映出美国政府重新安置政策给印第安人带来的灾难。195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决定终止联邦政府对各印第安保留地的特别保护,将大批印第安人迁移到城市中。这种做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印第安人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但也有相当多的都市印第安人因不能适应城市生活而生计无着,挣扎在贫民窟中。更为严重的是,对印第安人的重新安置导致诸多印第安部族分崩离析,削弱甚至切断了印第安人与祖先传统的联系,使他们陷入无所归属的精神困境。以艾贝尔的遭遇为缩影,《黎明屋》表达了对美国政府这一印第安政策的抗议,揭示出印第安人生存困境的根源在于脱离部族群体、远离部族土地。

最后一章,艾贝尔返回家乡照看患病的外祖父,外祖父弥留之际的故事讲述唤起了艾贝尔心灵深处的印第安记忆,使他领悟到自己的真正归属。艾贝尔在普韦布洛赛跑仪式上吟唱“黎明屋”的这个结局不仅意味着艾贝尔在印第安意义上恢复了身心健康,成功地融入传统印第安人所尊崇的万事万物和谐之美,而且象征着他在不同印第安部族传统的交汇融合之中为自己构建起一种泛印第安身份。

通过艾贝尔回归印第安身份的旅程,《黎明屋》诠释了古老的印第安传统,在文学想象之中为当代印第安人描绘出一条理想化的生存出路。小说创立了印第安文艺复兴的归家范式,即返回祖先土地、回归部族传统、重塑印第安身份。

为您推荐

威尔奇,J.

威尔奇,J. : 生于蒙大拿州布朗宁。祖辈有爱尔兰人血统,父辈属于印第安黑脚族分支,自幼在居留地长大。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们举家迁居明尼苏达州的明尼安那波利斯市。1965年,他在蒙大拿大学获学士学位,此后..

斯特兰德,M.

斯特兰德,M. : 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一户犹太裔家庭。成年前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等多国生活过。1957年,他自俄亥俄州安提奥克学院取得学士学位后,进入耶鲁大学学习绘画。1960~1961年,他..

鲁凯泽,M.

鲁凯泽,M. : 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裔家庭。曾先后就读于瓦萨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鲁凯泽一生活跃于各种政治活动之中,为社会正义和女性权利奔走。1932年,她成为《学生评论》文学编辑,曾因报道被视为美国民..

斯凯勒,J.

梅里尔,J.

梅里尔,J. : 生于纽约。父亲为美国金融行业巨擘。梅里尔家境富裕,自幼接受的是贵族式教育。1943~1947年,他就读于阿默赫斯特学院,其间曾短期从军服役。大学毕业之后,他曾在巴德学院短暂任教,辞职后旅居欧洲..

厄德里克,L.

厄德里克,L. : 生于明尼苏达州小福尔斯。北达科他州龟山齐佩瓦部族成员。外祖父曾是龟山齐佩瓦部族首领,母亲是齐佩瓦族与法裔的混血后代,父亲则是德国移民后裔。厄德里克少年时代跟随在北达科他州沃珀..

里奇,A.

里奇,A. : 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1951年,她自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之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研修。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里奇先后在斯沃斯莫尔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城市学院、罗格斯大学、斯坦福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