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伯,R. :
生于纽约。后随父母移居新泽西。1942年,威尔伯自阿默斯特学院毕业后入伍赴欧洲参战。复员之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继续学业,并于1947年获硕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在韦斯利学院、威斯利安大学和史密斯学院担任教职和驻校诗人,直至退休。
威尔伯8岁开始在杂志上发表诗歌,26岁便凭借诗集《美丽变化》(1947)脱颖而出,成为美国的诗坛新星。截至2015年,他共出版诗集12部,其中,第三部诗集《世事》(1956)为他一举赢得普利策和国家图书两项大奖。1989年,他又凭借《新旧诗合集》再次问鼎普利策奖。此外,他还先后获得博灵根奖、史蒂文斯奖、罗斯莉莉奖、弗罗斯特勋章等诸多全国性诗歌大奖和荣誉。1959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87年,他继R.P.沃伦之后,成为美国第二位桂冠诗人。1994年,美国总统B.克林顿授予他国家艺术勋章。2012年,耶鲁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威尔伯事业起步的50年代前后,美国诗坛两种诗风并峙,现代主义余风尤烈,垮掉派、自白派等后现代诗派异军突起。威尔伯既不愿师从现代派惯常的自由体创作,又与垮掉派、自白派的自涉性诗学保持距离,而是着眼于传统诗体,力求通过谨严工整的形式诉说当代人对自然、社会、家庭的关切与思考。因此,批评家们常常称威尔伯为“新形式主义者”,指责他有保守和复古倾向。威尔伯无法认同将对形式的偏好等同于保守或复古的论调。威尔伯将语言的简洁、明晰视为形式美的必然要义,善于营造白描般的艺术意象。但他的诗歌绝对不乏深度,处处流露出化繁为简、清新隽永的哲思,可读性极强。如《草坪上的两种声音》便是一首颇能反映威尔伯艺术风格的小诗。作品通过小草坚忍进取和石头随遇而安的对立,描画出现实世界的两种常见的生存心态。在轻松、幽默的语气之下,透射出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发人深省、令人回味。
威尔伯还是一名文学翻译家,多年来专志于17世纪法国戏剧的英译工作,特别是莫里哀、J.拉辛和P.高乃依等人的戏剧作品。他的翻译极受好评,多次荣获各类翻译大奖,包括美国笔会翻译奖和博灵根奖等。他翻译的《伪君子》广为流传,成为标准的英译版本。2003年,由于在戏剧翻译领域的贡献,威尔伯入选美国戏剧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