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姆,J. :
生于达尼丁郊区,卒于达尼丁。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曾是作家K.曼斯菲尔德的帮佣。怀塔基女子中学毕业后,进入奥塔戈大学师范学院学习。当过教师,也做过护士。20世纪40年代末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在精神病院住了几年,但她本人否认患病。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因为她的重要作品都与精神病人和精神病院有关。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礁湖》(1951)收录有一些童年回忆,风格上深受曼斯菲尔德的影响。第一部长篇小说《猫头鹰在哀叫》(1957)令人耳目一新,注重心理描写,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乔伊斯式叙述手法烘托卡夫卡式的主题,展现新西兰乡村小镇威瑟斯一家撼动人心的家庭悲剧。小说在新西兰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1958年获新西兰文学基金奖。随后弗雷姆又出版了《水中面影》(1961)和《字母的利刃》(1962)两部作品,构成威瑟斯一家生活悲剧三部曲。60年代是弗雷姆的创作高峰期,1963年出版了2本短篇小说集和1部长篇小说《盲人的芳香园》。随后又有3部作品问世:《可塑人》(1965)从历史角度探讨人的可塑性;《围困》(1966)描写一位独身的退休女教师的生活悲剧;《雷恩伯德一家》(1968)以一个起死回生的英国移民的生活经历探讨死亡的主题。70年代有3部作品:《特别护理》(1970)、《野牛女》(1972)和《生活在玛尼奥托托》(1979)。后期作品除了3部自传《到海岛》(1983)、《餐桌上的天使》(1984)以及《镜城来使》(1985),还有1本短篇小说集《走进人的心灵》(1983)和长篇小说《喀尔巴阡山脉》(1988)。弗雷姆善于在小说中探讨抑郁、悲观、孤独或失常的心态,风格独特,文笔精湛,是当代新西兰文学杰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