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厄·拉罗谢尔,P.

    德里厄·拉罗谢尔,P. :

生于巴黎,卒于巴黎。祖籍诺曼底。父亲是律师。受司汤达尤其是M.巴雷斯作品的影响,很早就热爱写作。曾就读于私立政治学院,以外交事业为理想,因毕业考试不及格而一度想自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奔赴前线,3次负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与超现实主义运动,创作了一些反映个人经历和时代风气的小说。一战的经历启发他写作了短篇小说集《沙勒罗瓦的喜剧》(1934)。

20世纪20年代,德里厄·拉罗谢尔与L.阿拉贡等超现实主义作家来往密切,也参加《文学》杂志的聚会。他的时事随笔《度量法国》(1922)谈论战后法国的衰弱,引起舆论关注。他的小说处女作《花心男子》(1925)带有一定的自传性。小说《鬼火》(1931)的发表使他扬名海外。在政治上,他希望建立一个介于社会党和共产党之间、能够联合左派青年的政党,但是在1934年的柏林之行后,他宣称自己既是“社会主义者”也是“法西斯主义者”,并在同年10月份发表评论《法西斯社会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对德国人采取合作态度。1940年,他接替J.波朗担任《新法兰西评论》的主编,他的亲德态度使杂志得以继续发行,同时也利用与德国人的合作关系营救了包括J.-P.萨特、波朗在内的一些抵抗运动作家。他在二战后面临被逮捕的危险,两次自杀未遂。

德里厄·拉罗谢尔经常以描绘颓废的社会和精神为主题,也写作了一些关心时事的评论,体现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苦闷和彷徨。他的政治立场曾长期受到批判,但是波朗认为那是他没有寻找到理想道路时的无奈选择。2012年,他的作品被收入加里玛出版社的“七星丛书”。

为您推荐

弗雷姆,J.

弗雷姆,J. : 生于达尼丁郊区,卒于达尼丁。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曾是作家K.曼斯菲尔德的帮佣。怀塔基女子中学毕业后,进入奥塔戈大学师范学院学习。当过教师,也做过护士。20世纪40年代末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在..

弗洛芒丹,E.

弗洛芒丹,E. : 生于拉罗谢尔一个富裕家庭,卒于拉罗谢尔。学业优秀,生活无忧,但是与青梅竹马女友的初恋,以及后来到巴黎学习绘画,都遭到家庭的反对,直到1847年才得以自由地学习绘画和从事文学创作。多次去阿..

德莱尔姆,Ph.

德莱尔姆,Ph. : 生于西南部。德莱尔姆被国民教育部门分配到北方的诺曼底去当教师,在任教的同时热衷于写作。诺曼底的环境和生活节奏,特别适合喜欢描写琐碎事情和物品的德莱尔姆。他的第一篇短文是《弄湿..

戈蒂埃,J.

德尚,E.

德尚,E. : 1358~1366年在奥尔良学习法律。做过一段时间法官,后在查理五世、查理六世、奥尔良公爵菲利普、路易一世的宫中任职。他与G.de马肖相识多年,受其教诲,在后者去世后写有悼念诗歌。德尚的诗歌以独..

戈登,A.L.

戈登,A.L. : 迄今唯一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占有一席之地的澳大利亚诗人。生于北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父亲原是驻印英军的一名骑兵军官,母亲是祖上拥有一定产业的富家女。家庭的背景为戈登..

德尚,A.

德尚,A. : 德尚被意大利的文学与艺术所吸引,用法国诗体翻译了《神曲》(1829),受到A.de拉马丁和V.雨果的高度评价。他后来精神错乱,到意大利去旅游,其间写作了《意大利妇女》(1832)。大部分时光在位于帕西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