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村透谷 :
出生于相模国(今神奈川县),卒于东京。北村透谷幼时随父母移居东京,1880年入私塾绥猷堂学习汉学,后就读于数寄屋桥(位于今东京银座)附近的泰明小学。数寄屋的日语发音为“sukiya”,北村选取可做同样发音的“透谷”二字作为自己的笔名,以纪念自己的少年时代。
1883年北村透谷考入东京专门学校(今早稻田大学)政治专业,后转入英文专业,但一直未能毕业。大学时期北村透谷深受自由民权运动影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终因该运动走向极端而退出。随着天皇专制体制的加强,自由民权运动遭到镇压,1888年深感失望的北村透谷在数寄屋桥教会(今日本基督教团巢鸭教会)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
1889年自费出版的《楚囚之歌》是北村透谷诗歌的处女作,虽在艺术表现方面尚显稚嫩,多少带有汉文的艰涩和生硬之感,但它突破了日本传统诗歌的形式限制,大胆采用了自由体,并在内容方面有所突破,表现了狱中志士身陷囹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讴歌了对自由的渴望。北村透谷曾在小说《我的牢狱》中表示,一切精神束缚都是“牢狱”,管理这个牢狱的狱吏不仅是外部社会,甚至名誉、权势、富贵、荣达也都可以成为“异乎寻常的狱吏”。“楚囚”是作者内心的具象折射,是被囚禁之痛苦精神的表现。
发表于1891年的《蓬莱曲》是一部诗剧,描写了主人公柳田素雄在蓬莱山麓修行的故事。柳田素雄既否定现实,又反抗仙境的统治,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生、世界、艺术等的观点。诗剧的形式和浓厚的幻想色彩,在日本近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是日本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文艺评论方面,北村透谷也颇有建树。1892年发表的“厌世诗人和女性”讴歌了纯洁高尚的爱情,认为“厌世诗人”是“充满破坏思想,不重世俗义务与道德的人”,是自我觉醒、追求个性解放的人,他们同黑暗、封建、压抑个性的现实社会势不两立,企图到精神领域去寻找现实世界不能实现的理想——民主和自由。
北村透谷作品书影
1893年,北村透谷与岛崎藤村等人一起创办了《文学界》,开创日本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之先河并成为其领袖。同年,陆续写出《何谓干预人生》《内部生命论》《明治文学管见》等文章,主张文学应该积极干预人生,认为“内在生命”即是人性,是人的永恒本质,文艺的使命在于观察这一内在生命并予以“再造”。北村透谷还对当时追求华丽辞藻的文学创作风格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只不过是缺少“内在生命”的游戏而已。
北村透谷还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1889年参与创办了“日本和平会”,积极为其机关杂志《和平》撰稿。1894年面对国粹主义盛行及笼罩整个日本的好战气氛,北村透谷感到绝望,精神崩溃,5月16日在芝公园上吊自杀,年仅25岁。
《蓬莱曲》、随笔《山庵杂记》已有中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