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伦提乌斯 :
生于北非的迦太基,卒于希腊或海上。幼年来到罗马,沦为奴隶。主人欣赏他的才智,让他受到良好教育,并解除其奴籍。此后,同许多贵族青年交往密切,特别是同崇尚希腊文化的西庇阿(小)等人友情甚笃。他的喜剧创作即反映了西庇阿文化集团的思想倾向。公元前160年,离开罗马,前往希腊旅行,次年卒于旅途。
共写有6部剧本,全部保存下来,分别是《安德罗斯女子》(前166)、《自责者》(前163)、《阉奴》(前161)、《福尔弥昂》(前161)、《两兄弟》(前160)、《婆母》(前160)。他的喜剧都是依据古希腊新喜剧改编的,其中有4部取材于米南德的作品,其余两部取材于阿波洛多罗斯和狄菲洛斯等人的作品。他改编时较忠实于原作,在内容上保留了古希腊新喜剧常见的主要情节,如恋爱、嫉妒、猜疑、弃婴等,在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上同米南德较为接近。
泰伦提乌斯《喜剧集》扉页
泰伦提乌斯生活在罗马奴隶制生产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商业和货币经济繁荣,希腊和东方各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传入罗马,使罗马社会思想意识发生很大变化。他的喜剧主要描写年轻人的爱情和由此引起的家庭冲突,反映了在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思想的影响下,新旧思想冲突和老少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在他的喜剧中,老一代人比较保守,主张维护传统的道德标准和社会风尚;年轻人则追求自由和生活享受。他主张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宽容、忍让,这种思想在《婆母》一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剧中通过对一对年轻夫妇之间的误解引起一系列家庭矛盾的描写,赞扬了互谅互让的仁爱精神。《两兄弟》一剧主要写年轻人的教育问题,主张尊重年轻人的生活要求,但也反对过度放纵,在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中,表现出一定的折中倾向。
《两兄弟》插图
泰伦提乌斯的喜剧具有新喜剧固有的人物类型,如奔跑的奴隶、狡诈的妓女、贪嘴的食客、愚蠢的老人、怯懦的青年等,这些人物有比较定型的类型性格。但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也表现出一种比较明显的趋向,即削弱各类人物性格中的反面色彩,增加他们的善良成分。
泰伦提乌斯编剧时常把两部希腊剧本合在一起,以丰富情节。他的每部喜剧都有前言,但不是用来介绍剧情,而是用来进行文艺论争,回答剧坛上的对手对他创作的批评和攻击。这些前言是罗马早期文艺批评的重要资料。他的喜剧结构严谨,剧情发展自然,戏谑成分较少,语言是上流社会有教养阶层的口语。
由于古希腊新喜剧大部分失传,泰伦提乌斯和普劳图斯的喜剧曾经直接影响了后来欧洲喜剧的发展。在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泰伦提乌斯的喜剧被译成欧洲其他文字,成为公认的典范。《婆母》一剧曾经受到特别重视,同普劳图斯的《俘虏》等剧一起被看作欧洲人情剧的雏形。W.莎士比亚、莫里哀等都曾受到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