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列林,L.V. :
生于莫斯科,父母是波兰裔犹太人。1943年毕业于苏联电影学院编剧系。曾参加卫国战争,战后迁居阿什哈巴德,担任阿什哈巴德电影制片厂编剧部主任。1948年地震后返回莫斯科。195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作家协会,1967~1985年任莫斯科作协理事会秘书。曾被授予劳动红旗勋章、人民友谊勋章、荣誉勋章等。
1946年与亚美尼亚作家L.K.古隆涅茨共同创作中篇小说、特写集《信》,描写了卫国战争时期部队通讯员的生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创作大量青年题材的小说而享誉苏联文坛。其中,中篇小说《司法顾问》(1951)以苏联检察院工作人员的生活为题材;中篇小说《在寂静的街道上》(1954)、《在四月》(1956)、《宿舍》(1957)、《希望和爱情》(1959)和长篇小说《小区》(1962)以青年工作和生活为题材,揭示了苏联青年性格的形成过程,表现了他们为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所进行的斗争。
七八十年代,卡列林的作品开始反映苏联的经济犯罪问题,《捕蛇人》(1982)和《最后的胡同》(1984)给作家带来极大声誉,是苏联当代畅销书。《捕蛇人》是八十年代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揭露上层人物经济犯罪的作品,讲述了捕蛇人帕维尔面临经济犯罪团伙的威逼利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犹豫彷徨,在灵与肉方面所经历的一场殊死搏斗。小说后被搬上荧屏,受到观众的热烈好评。《最后的胡同》讲述的是莫斯科市中心一个胡同里的青年肯纳吉与犯罪团伙周旋并协助民警捕获犯罪团伙的故事。作者用对话、心理注释、环境对比、下意识等手法表现了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活动过程,表现出其出色的心理描写艺术。《血的教训》(1987)第一次直接描写苏联贩毒吸毒的事实,触及官僚主义、青年教育、阿富汗战争、西方思想的侵入等令人深思的问题,情节紧张、节奏快捷,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血的教训》在内容、情节、人物、场景等方面都与《捕蛇人》《最后的胡同》有联系,因此,三部作品被视为揭露苏联“黑社会”犯罪活动的三部曲。
卡列林的作品被称为“城市散文”,通常着眼于现实,描写作家亲眼看到的现象,但是又区别于社会批评家的口诛笔伐。作家笔下的形象以妇女和儿童居多,更多时候希望表现出人性善良的一面。作家还写过许多电影文学剧本,深谙电影艺术,懂得一部成功的电影必须自始至终抓住观众的心,要有凝练的情节和严谨的结构。其小说创作也借鉴了电影艺术情节性强、节奏快,动态感强的手法。
卡列林的很多作品已被译成不同语言或拍成电影。此外,还亲自主持拍摄过一些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