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论》 :
1473年整理出版。是现在唯一保存下来的系统阐述古希腊罗马的原子唯物论的著作。中文本由方书春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
《物性论》中译本封面(三联书店1958年版)
全书依据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以大量事例阐明了伊壁鸠鲁的学说,批判了灵魂不死和灵魂轮回说及神创论,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
《物性论》共6卷,有7000多行。第1卷批驳了宗教和神创论,论述原子与虚空,指责宗教蒙蔽人们的理智,贬低人的尊严,唆使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使人类陷于极端的贫困。书中认为宗教的产生是由于愚昧的原始人惧怕自然的威力、不正确地解释梦境以及不了解某些自然现象的原因造成的,神的形象只是人们幻想的产物。卢克莱修从“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原理出发,论证了物质的永恒性和无限性,驳斥了神从无中创造世界的谬论。他说:要不然一切生物不需要种子就可以出生了;人就可以从海中来,鱼就可以从土中生,大小牲畜就可以从天而降,每一棵树上就可以长出各种各样的果子。他通过具体事例论证了原子和虚空的实在性,但没有用“原子”这个词,而是代之以“本原”“原初物体”“物体”“种子”“元素”以及“物质形体”等词。与德谟克利特不同,他认为原初物体的形状是有限的,“否则你就会迫使一些种子竟然成为一种不可测量的巨大的东西”。他从物体的多孔性和比重的不同论证虚空的存在。他把原子论和感觉结合起来,提出可能性表明物质,不可能性表明虚空。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物质和空间都是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世界在形成、发展和消亡,人类所处的世界并非唯一存在的世界。
在第2卷中,他阐述了原子运动的规律性,把原子运动归结为3种形式:①由碰撞产生的运动。②由重量产生的向下的直线运动。③在极不确定的时刻和地点原子自动脱离垂直下降线而发生的偏斜。他还说明了世界和万物形成的原因,指出了为德谟克利特所忽视的偶然性的存在。
在第3卷中,他论述了灵魂的本性,区分了灵魂和精神。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原,精神是意识和理智,二者都是物质的,是由极其精细的原子所构成的。生命是灵魂原子与肉体的结合,死亡则是二者的分离,是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所谓死后生活和死后报应都是空洞的虚构,对死亡的恐惧没有任何根据,从而有力地驳斥了柏拉图的灵魂不死说和毕达哥拉斯(见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轮回说。
在第4卷中,他阐述了感觉主义的认识论,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主张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本源。他蔑视在古罗马流行的怀疑论,认为怀疑论者把头足的位置弄颠倒了。
在第5卷中,他描述了宇宙、生物和社会的形成过程,并着重描绘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图景。最初,原始人像野兽一样生活;后来,由于得到了火、衣服和住处,他们进入家庭生活;随后出现了私有财产和国家,人们根据互不侵害和互不强制的协议结成了社会,政权由帝制过渡到民选;国家和法都是人们订立契约的产物。他还推测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理性能找到满足需要的手段。这些看法既表现出肯定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思想萌芽,也混杂有唯心主义的观点。
在第6卷中,他研究了当时的各门学科,并用原子唯物论观点解释了各种自然现象,其中有很多闪耀着哲学智慧的论断,如在虚空中不同重量的物体以相同速度下降等。书中也表现出生物进化论的思想,他认为自然界最初曾产生过许多奇形怪状的生物,后来由于没有适合生存的条件而被淘汰,只有那些能够保护自己或因对人类有用而受到人类保护的才生存下来。
作者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中解释伊壁鸠鲁的学说时将平铺直叙和抽象的希腊散文转化为拉丁的六音步诗行,把普通词汇当作专业语词使用,他自由地使用头韵和半谐音及适合韵律的古体形式及古老结构,使用富于表现力的复合形容词。这些特点使难懂的哲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说服力。
《物性论》一书对研究原子唯物主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来成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进步人士向教会作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并对以后唯物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