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拉皮阿诺, Yu.K.

    捷拉皮阿诺, Yu.K. :

生于乌克兰刻赤的一个贵族家庭,卒于法国加尼。父亲是检疫医生,四等文官。青年时代加入共济会,1913年游历波斯时结识了拜火教的一位领袖,从此开始信仰玛兹达教,并终生迷恋神智学。1916年毕业于基辅大学法律系,后应征入伍。1917年军校毕业,获准尉军衔,供职于莫斯科。1919年基辅被白军占领后参加了“志愿军”(国内战争时期俄国南方的反革命武装)。1922年侨居巴黎,直至去世。

1918~1919年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经常参加基辅当地文学艺术协会的活动,结识了诗人O.E.曼德尔施塔姆、B.K.利夫希茨、M.A.沃洛申,与俄国象征主义诗人V.N.马卡韦斯基交往密切,并在其主编的杂志《赫尔墨斯》上发表诗作。移居巴黎后,参与创办“青年作家和诗人协会”、诗歌小组“十字路口”,任文学杂志《新厦》《新十月》的编辑,热心于D.S.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创办的“绿灯社”活动。4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外刊物上发表作品和评论文章。1955~1978年负责巴黎的《俄罗斯思想》杂志的评论部工作,这一时期发表的评论文章主要是论境外俄罗斯文学,在其去世后经整理结集出版,名为《一个俄罗斯人在巴黎的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活(1924~1974)》(1987)。曾与他人出版了俄罗斯境外诗人诗集《接力》(1948),编辑了侨民诗人诗选《流亡的缪斯·侨民诗人诗选》(1960)。《遇见》(1953)具有传记和回忆录的性质,是关于二三十年代俄罗斯侨民生活的最有价值的文献,展现了1925~1939年流亡文学生活的精神和创作氛围,其中介绍了巴黎主要的文学协会,评述了K.D.巴尔蒙特、D.S.梅列日科夫斯基、Z.N.吉皮乌斯、V.F.霍达谢维奇、B.IU.波普拉夫斯基、I.N.克诺林格、A.S.施泰因格尔、IU.V.曼德尔施塔姆等新老俄国侨民作家和诗人及其作品。对宗教神学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中篇小说《未知地域旅行记》(1946)和《玛兹达教·拜火教的当代信徒》(1968)之中。

《俄罗斯现代诗歌的两种元素》(1926)是捷拉皮阿诺的纲领性文章。作者认为,在俄罗斯现代诗歌创作中,B.L.帕斯捷尔纳克和霍达谢维奇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元素——混沌和宇宙,而作者无疑是认同后者在“内在丰盈的情感”和“明晰准确的词语布局”中所表现的宇宙元素。作为诗人,捷拉皮阿诺共有四本诗集。第一本诗集《美妙的声音》(1926)体现出作者的宗教哲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创作风格表现出对阿克梅派诗歌传统,尤其是N.S.古米廖夫修辞风格的继承与发扬。第二本诗集《无眠》(1935)在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上与第一本诗集形成鲜明的对比:诗风朴实,语言晓畅。作者在保留“祈祷音调”的基础上,摘下了“美学和诺斯替教”的面罩,呈现出自己的真实面貌:与怀疑、诱惑、失望进行痛苦的斗争,摆脱浮华和物质的诱惑,追求完美与纯洁,追寻上帝。霍达谢维奇认为,捷拉皮阿诺很会巧妙地重复别人的东西,其诗缺少文学创新,不过这些不足在第三本诗集《在风中》(1938)中得到了克服。保留创作伊始就具有的“新古典主义”倾向,追求精致的诗歌技巧,奉行20世纪初的诗歌传统和宗教诉求,这些创作特点在他的第四本诗集《人间行》(1951)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捷拉皮阿诺抒写的是现代人心灵的孤独,被遗弃在恐怖黑暗的世界而毫无出路,诗中所表现的内心不安、失望、焦虑与感受生活艰难等情绪,都是当时许多侨居国外的俄罗斯诗人所共有的。

为您推荐

《设置罗网者,或马兹达克的复仇者》

《设置罗网者,或马兹达克的复仇者》 : 第一卷于1920年在印度孟买出版,第二卷于1925年在伊朗德黑兰出版。小说以萨珊王朝末期风云变幻的历史为结构故事的核心脉络。萨珊末期,内忧外患,末代君主亚兹德格尔..

长冢节

长冢节 : 出生于茨城县结城郡石下町国生村(今茨城县常总市国生),卒于九州。1893年4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茨城中学校(现茨城县立水户第一高等学校),但后来患神经衰弱无法继续学业。返乡疗养期间对文学产..

捷普利亚科夫,V.G.

捷普利亚科夫,V.G. : 生于特维尔的一个地主家庭,卒于巴黎。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1岁时就读于莫斯科大学附属的贵族寄宿学校,在这里学习了多种外语,并开始写诗。毕业后到巴甫洛格勒骠骑兵团服役,这期间..

《高尔基论文学》

《夏姆士与塔伽罗》

《夏姆士与塔伽罗》 : 创作于1909年。小说故事发生在阿贝希·哈吞女王统治法尔斯地区的24年间,这段时间正好是蒙古人对伊朗的统治时期。小说生动呈现了蒙古人入侵时期伊朗人的精神面貌,尽管与历史紧密..

丹羽文雄

丹羽文雄 : 生于三重县四日市一个净土真宗寺院家庭。1923年进入当时的第一早稻田高等学院文学部学习。在学期间,与文学青年新庄嘉章、尾崎一雄、浅见渊、火野苇平等交好,并于同人杂志《街》上发表处女..

托卡列娃,V.S.

托卡列娃,V.S. : 生于列宁格勒的一个工程师家庭。195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校,1969年毕业于全苏国立电影学院编剧系。毕业后在学校做音乐教师,并开始写作,后在电视台做编辑。现居住在莫斯科。1964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