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
是村上龙发表于1976年的处女作,也是其成名作与代表作。取材于他1970~1971年在东京都福生地区的美军横田基地附近生活时的亲身经历。小说以二战后美军基地的长期驻扎给日本社会带来的重重矛盾为背景,描写了二战后日本一群颓废青年沉溺于毒品、酒、音乐、飞车和性欲之中的生活现实,描绘出现实与幻觉的颠倒反复、喧嚣与骚动背后奇妙的静谧之境。在作品结尾,主人公用碎玻璃片割破自己的胳膊,透过那微微凹曲的玻璃片,望见血色与黎明的阳光一起呈现出了“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使得“透明族”一词开始流行,透明文学应运而生。透明文学指对社会现实不满,关注日本战后青年人的精神危机,并以暴力、性和毒品为写作题材的作家群体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包括村上龙、中上健次、三田诚宏和池田满寿夫等。《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点是对电影蒙太奇艺术的诸多借鉴和整合,并且从中找到了小说文本的全新形态。其不仅是一部积极探索后现代小说表现艺术的作品,也是一部积极思考日本社会文化和现代伦理的文学文本。在这个意义上,小说的作品价值超越了文学本身,是受美国军事占领和文化影响的七十年代日本社会的文化实录,是名副其实的透明文学经典。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被视为亚文化进入日本文学的开端,获得了第19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和第75届芥川奖,引起了日本社会的震动。1979年,由村上龙亲自担任导演拍摄的电影《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上映。在中国,先后有竺家荣、张唯诚的中译本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