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

    狂欢化 :

最初是巴赫金研究拉伯雷小说时建构,后引入文学学、历史诗学,理论诗学、美学、哲学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符号学等学科,是巴赫金文论的一个核心话语,更是巴赫金文化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巴赫金用“狂欢化”来指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与中世纪的民间节庆与仪式典礼——狂欢节,对于形象–象征思维、创造性记忆与创造性著述所发生的作用,尤其是在非狂欢式的、非民间集体的、非官方的条件下对现代文化所发生的作用。在文学学层面上,本义的“狂欢化”,就是将“狂欢式的生活”与“狂欢式的世界感觉”等特定的一类社会对话经验的仪式性、象征性语言翻译(转换)为话语艺术形象的语言,翻译(转换)为作者多多少少已然被个性化了的想象所孕生的形象语言。

狂欢节是民间的一种庆典活动。在欧洲文化中,最著名的有古希腊的酒神节、古罗马的农神节。在这种节日里,人们打破平日的规矩,打破等级秩序,一起平等地游艺狂欢。巴赫金认为,狂欢节并非简单的、意义单纯的现象。这个词将一系列地方性狂欢节结合为一个概念,它们起源不同、时期不同,但都具有民间节日游艺的一些普遍特点。各种不同的民间节日形式,在衰亡和蜕化的同时将自身一系列因素,如仪式、道具、形象转嫁给了狂欢节。狂欢节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颠覆等级制,主张平等的对话精神;坚持开放性,强调未完成性、变易性、双重性;崇尚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摧毁一切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影响在文学发展的一切时代都是巨大的,但这种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潜在的、非直接的、难以捕捉的。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狂欢节不仅异常有力,而且直接地、明显地从外在形式上表现出来。巴赫金认为,作为一种完全确定的现象,狂欢节一直延续到当代。

“狂欢”是巴赫金《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的一个中心概念。他至少是在两个意义上谈论“狂欢”的:狭义的“狂欢”指大斋前禁止食肉那一周里的一个节日。广义的“狂欢”则是一个“思想–形象”系统,其基础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感与历史感。原本意义上的“狂欢节”这一节庆生活的整个存在,所涉及的种种关联与关系,如上帝与人、空间与时间、身体与心灵、吃与喝、笑谑与严肃等,是“狂欢”所要意指的生活感和“思想–形象”的原初的形式。广义的“狂欢”概念涵盖十分广阔,有文艺复兴时期十分典型的“狂欢的现实主义”,有“狂欢的怪诞”“狂欢般的乌托邦原生力”,有“对世界之狂欢性的反思”“对历史之狂欢性反思”等。

巴赫金的“狂欢”,既可以指生活中的狂欢节景观,也可以指意识中潜隐的狂欢情结,更可以指思想上同世界进行对话的狂欢式姿态。在巴赫金看来,中世纪的狂欢没有表演者和观赏者之分。狂欢不是供人们驻足观赏的,它甚至不是供人们表演的,它的参与者置身其中,根据有效的规则来“狂欢”,即他们过着一种狂欢式的生活。“狂欢”为人们提供了一次暂时拒绝官方世界的机会,它暂时取消了世代相传的等级差异,并改变了既定的等级制度。“狂欢”提供了打破日常生活压抑的机会,提供了被压制者的声音可以最大限度地被听到的机会,提供了社会接受它通常所压制和否定的快乐的机会,其本质是对规范着日常生活的规则的逆转。“狂欢”的必要性源自被压制者最终对屈服于社会规范的拒绝,“狂欢”的力量是从属者的日常生活中起压制和控制作用力量的对立面,“狂欢”是一种暂时的解放。

“狂欢化”是巴赫金学说的一个标识性话语。巴赫金认为,“狂欢式转为文学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对“狂欢化”的理解不仅要关注狭义上的、纯粹意义上的狂欢节形式,还要勘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自身的基本特点。在之后的时代里,当其他多数形式已经死亡或者蜕化后,这些基本特点就鲜明地体现在狂欢节上整个丰富的、多样化的民间节日生活。“狂欢化”将人们的意识从官方世界观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使得人们有可能按新的方式去看世界,不再有恐惧,不再怀着虔诚,而是以彻底批判的眼光看世界,同时也没有虚无主义,只是积极地去看。新的眼光揭示了世界丰富的物质开端、形成和交替,新事物不可战胜而永远胜利,人民不朽,这就是所谓的意识狂欢化。

质言之,巴赫金的“狂欢化”,既可以指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指一种艺术样态;既可以指一种文学表现方式,更可以指一种话语表述方式、一种生存状态。正是基于“狂欢化”如此丰厚的内涵,才有“狂欢化的形象”“狂欢化的氛围”“狂欢化的意识”“狂欢化的话语”“狂欢化的世界”“狂欢化的存在”之类的表述。在巴赫金笔下,“狂欢化”已经由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向文学创作机制、文化发育生态绵延,因此巴赫金对于“狂欢化”的勘察与考量,便由民间文学研究向世界文学研究、人类文化研究辐射。进而,有关“狂欢化”的言说谈论,便也由民间文艺学向文学学、文化学、人类学穿越。

巴赫金的“狂欢化”学说引起国际学界广泛而浓厚的兴趣。它不仅对文学研究,而且对文化研究产生很大影响。有学者认为,“狂欢化”这个词是巴赫金的创造,它丰富地涵盖了不确定性、支离破碎性、非原则化、无我性、反讽、种类混杂等。同时,“狂欢化”这个词还传达了后现代主义喜剧式甚至荒诞的精神气质,这在L.斯泰恩、拉伯雷和滑稽的“前后现代主义者”那里已有所预示。“狂欢化”在更深一层意味着“一符多音”,即语言的离心力、事物欢悦的相互依存性、透视和行为、参与生活的狂乱、笑的内在性。

为您推荐

捷尔皮戈列夫,S.N.

捷尔皮戈列夫,S.N. : 生于坦波夫省乌斯曼县(今利佩茨克州多布林区)农村一个贫穷的贵族家庭,卒于彼得堡。1855年在坦波夫中学读书,1861年进入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学习,在这里结识了《现代人》杂志的核心领导..

《什么是艺术?》

《什么是艺术?》 : 此书于1882年开始酝酿思考、1897~1898年发表。体现了托尔斯泰“艺术论”,其观点主要有:①艺术是传达情感,唤起情感的工具。艺术活动就是艺术家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体验过的情感,用各种..

阿卜杜·卡比尔·赫提比

阿卜杜·卡比尔·赫提比 : 生于摩洛哥杰迪达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小接受法语教育,后进入法国索邦大学攻读社会学,获博士学位。深受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精神的影响,常在作品中挑战马格里布地区新独..

梅·齐雅黛

特卡乔夫,P.N.

特卡乔夫,P.N. : 生于普斯科夫省大卢茨克县一个不富裕的地主家庭,卒于巴黎。其父去世后,举家搬迁到彼得堡,就读于彼得堡第二中学。1861年中学未毕业就进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学习,因参加学生运动被监禁数月,..

伊勒亚斯·法尔哈特

伊勒亚斯·法尔哈特 : 生于黎巴嫩山省卡法尔西玛镇。幼年时接受私塾教育,10岁因经济原因辍学谋生。1910年随家人迁至巴西。曾从事各种工作,饱受生活磨难与艰辛。工作之余通过自学掌握写作和诗歌创作技..

阿卜杜拉·古维里

阿卜杜拉·古维里 : 生于上埃及地区。获开罗大学文学院地理学学士学位。曾游学巴黎,长住突尼斯。历任国家议会事务办公室秘书、新闻部文学艺术高级委员会委员、阿拉伯共和国联盟媒体事务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