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贯之

    纪贯之 :

生于京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名望行。“贯之”之名被认为出自《论语》的“吾道以一贯之”“予一以贯之”。纪贯之仕途不顺,官位低微,在大学寮接受汉籍教育后,历任内御书所预(负责图书整理与和歌编纂)、内记(记录官)等。40岁后才升至从五位下,之后任土佐守等地方官,归京后最终官至木工权头(从五位上,掌管宫中土木建造)。虽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作为歌人却成绩卓然。

纪贯之在宽平四年(892)的“是贞亲王家歌合”和“宽平御时后宫歌合”就崭露头角,后经过昌泰元年(898)“亭子院女郎花歌合”“三月三日纪师匠曲水宴和歌”、延喜五年(905)“藤原定国四十寿宴屏风歌会”等活动,越发以才学闻名。905年4月由他主导编纂(撰者还包括其堂兄纪友则等三人)并献上了《古今和歌集》,集中收入其作品102首。同时,由他执笔的假名序,也开创了日本歌论的新时代。至此,他成为和歌界实至名归的第一人。

《古今和歌集》之后,纪贯之进入事业鼎盛期,其作品成为各方显贵争相觅求的对象。延喜七年九月,他跟随宇多法皇游览大井川,创作九题九首的和歌并献上假名序。假名序虽短,却是采用了汉文对仗句式的美文,其作为初期的假名文章,引人瞩目。延喜十年,承召亭子院歌合,纪贯之咏作6首。延长八年(930),纪贯之出任土佐守,承平五年(935)回京,其间编纂出临行前受藤原兼辅之托编纂的《新撰和歌》,而在他离京期间,醍醐天皇、宇多法皇、藤原兼辅、定方等支持和庇护他的人相继辞世。他的这种落寞心情在《新撰和歌》汉文序中流露出来。

回京后不久,纪贯之编著《土佐日记》,这是日本首部作为文学作品的日记,是为和歌初学者所写的有趣实用的入门书。同时,其也以谐谑的口吻讽刺了当时地方官的腐败堕落,还悲叹人世无常和人心易变,表现了纪贯之远离京都丧失了原有生活圈的悲愤和失落之情。晚年时,纪贯之向权门藤原家族(摄关家)靠近,为其咏献屏风歌以求得他们的荫庇。

纪贯之最大的功绩,就是通过编纂、献上《古今和歌集》推动了国风文化的确立。他精通汉诗文和《万叶集》,将日本传统的和歌作为自觉性的语言艺术,将其提升至和官方文学的汉诗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古今和歌集》假名序中的“心词论”,从心和词两方面对和歌进行论述,是纪贯之和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最早的和歌理论。在晚年的《新撰和歌》中,纪贯之把“心词(花实)相兼”作为和歌的理想,反映在他自身的和歌风格上,就是客观的理性美。其和歌入选敕撰集452首,包含他撰本的《贯之集》在内,他共有1069首和歌传世。其《土佐日记》开创了文艺性假名散文的先河。

纪贯之的和歌作品曾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否定,《后拾遗集》《金叶集》《词花集》《千载集》等和歌集都没有选入《古今和歌集》歌人的作品。之后,藤原定家在其歌论书《近代秀歌》中批判纪贯之“不咏余情妖艳之体”。直到江户时代,文学家香川景树才重新认识其作品价值,但由于诗人正冈子规的攻击又受到了长期的轻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纪贯之的和歌作品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

为您推荐

伊利亚·艾布·马迪

伊利亚·艾布·马迪 : 生于黎巴嫩一个名叫穆哈伊岱赛的山村。后离家去埃及亚历山大港,一边在叔父的店铺工作,一边自学、作诗。1912年赴美,1916年去纽约,在几本获得当地阿拉伯社群资助的刊物从事编辑工作..

《放浪记》

《放浪记》 : 小说共三部。1928年8月开始在《女人艺术》上连载。第一、第二部集结为一册,于1930年6月由改造社收录在《新锐文学丛书》中出版。单行本《放浪记》出版后即大受好评,销量高达60万部,成为了..

米哈伊勒·努埃曼

米哈伊勒·努埃曼 : 出生于黎巴嫩巴斯卡塔镇一个基督教马龙派家庭。1902~1906年在巴勒斯坦拿撒勒俄国人办的师范学校学习。1906~1911年被保送到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学院深造,其间深受俄罗斯文学的熏陶,尤喜A..

陌生化

嘉村矶多

嘉村矶多 : 生于山口县,卒于东京。在山口中学学习期间,逐渐变得不愿与人交往,1914年因多次无故旷课被迫退学。回家务农后曾接触基督教,后信奉佛教净土真宗。1915年,因婚姻问题与父母产生对立,不愿与人交往..

愤怒的青年

愤怒的青年 : 对社会倍感失望的大学生、小说家、剧作家、导演、电影制作人等,致力于通过文学艺术创作的形式来揭示工人阶级的现实生活,表达对英国等级社会的不满以及反映二战后英国社会消极、反叛的情..

穆罕默德·海尔丁

穆罕默德·海尔丁 : 生于摩洛哥南部小镇塔夫拉乌特。柏柏尔族人。在卡萨布兰卡完成高中教育后,供职于阿加迪尔市政府。年轻时加入卡萨布兰卡作家联盟,发起“全诗”运动,并与阿卜杜·拉提夫·拉阿比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