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

    萨迪 :

生于设拉子,卒于设拉子。传教士家庭出身。幼年丧父,饱尝生活的艰辛。青年时代入巴格达内扎米耶学院学习文学和伊斯兰教神学,师从苏菲学者谢哈布丁·苏哈拉瓦迪。前半生几乎在颠沛流离的旅途中度过。在长达数十年的漂泊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布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印度、阿富汗和中国新疆等地,并先后14次赴麦加朝觐。

流传至今的《萨迪全集》包括“玛斯纳维”叙事诗集《果园》(1257),诗文相间的故事集《蔷薇园》(1258),“伽扎尔”《抒情诗集》,以及“伽西代”颂诗、“伽特埃”短诗和“鲁拜”诗等。其散文著述如《论文五篇》《帝王的规劝》和《论理智与爱情》等,也是传世精品。《果园》和《蔷薇园》是萨迪的代表作,后者内容更为重要,艺术成就也更高。从思想性看,两部作品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果园》主要写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是对纯洁、善良、正义和公道等美德的礼赞;《蔷薇园》多着眼于现实,意在揭示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就“旨在育人”的写书目的而言,两者是完全一致的,而且都是萨迪对自己长期流浪生活的思考和总结。

《蔷薇园》分为8篇,包括171个长短不一的故事;《果园》除序诗外共分10章,由160则小故事组成。通过讲故事达到匡世济人之目的,是萨迪文学创作的主旨。将生动有趣的各类故事与亲切感人的道德说教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读者在不觉枯燥乏味的氛围中,欣然接受劝善惩恶的教诲,这正是萨迪匠心独运之处。萨迪的诗文作品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极为关切民众的疾苦,对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更是寄予怜悯之情。他对横行霸道的暴君酷吏深恶痛绝,对历史上的有道明君倍加赞赏。从忠君爱民的立场出发,提倡“敬主行善”,反对貌合神离的伪信者和口是心非的假善人。萨迪的语言平易而新奇,凝练而畅达,朴实而优雅,数百年来就是学习波斯语的理想范本。

为您推荐

《忍耐的石头》

《忍耐的石头》 : 1966年出版。小说成功描写了礼萨汗时期(1925~1941)遭受失败挫折的知识分子的卑微、猥琐的内心世界,是楚巴克的代表作。主人公阿赫玛德阿高是一位受到暴力惊吓的卑微、猥琐知识分子形..

贾米

贾米 : 生于霍拉桑(旧译“呼罗珊”)的贾姆,卒于阿富汗帖木儿赫拉特。原籍伊斯法罕。青少年时代随父去赫拉特求学,进内扎米耶学院深造,后游学撒马尔罕,再返回赫拉特,师从纳格西班迪教团首领萨德丁·喀什噶里,..

哈冈尼

哈冈尼 : 生于阿塞拜疆的席尔万,卒于伊朗大不里士。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叔父抚养成人。曾师从名医兼哲学家欧玛尔·奥斯曼父子,刻苦钻研文学和哲学。后拜诗人阿布·阿拉·甘杰维为师,并与其女结为夫妻。..

伊拉杰·密尔扎

阿拉什

阿拉什 : 阿拉什的名字最早出现在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经书《阿维斯塔》中,有关他射箭退敌的故事在伊朗广为流传。三千多年前,伊朗与中亚地区的土兰国发生战争,伊朗屡战屡败,人民陷入深深的耻辱和悲观绝望中..

伊朗现代文学

伊朗现代文学 : 19世纪初叶,随着外国商品和资本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和缓和人民的不满,企图实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力主改良的是密尔扎·阿卜杜勒..

拉胡蒂

拉胡蒂 : 生于克尔曼沙赫,卒于苏联莫斯科。父亲是鞋匠,靠亲友资助到德黑兰求学。经常在国外出版的《紧密团结》报上发表“伽扎尔”抒情诗,成为小有名气的诗人。1905年在德黑兰创办政治性晚报,发表颂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