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玛杜琳娜,B.A. :
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精英家庭。中学开始尝试写诗,1955年首次在《十月》杂志发表诗作。1956年考入高尔基文学院,其间曾因拒绝参加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B.L.帕斯捷尔纳克的批判活动而被开除,后来得以继续学业,并于1960年获得红色全优毕业证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登上文坛。曾参与创办地下文学《大都会》丛刊,在20世纪下半叶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坚持自己的思想与立场,为遭受不公正排挤与迫害的持不同政见者仗义执言。晚年久病难愈,逝于莫斯科郊外的佩列捷尔金诺。
阿赫玛杜琳娜的第一部诗集《琴弦》于1962年出版,得到诗人P.G.安托科利斯基的高度赞赏。阿赫玛杜琳娜在早期创作中表现出对自我创作主题的探寻,认为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的遇合,常将身边的具体物件引入创作内容并以其命题,赋以自己内心世界的价值观与理性思考,如诗歌《录音机》(1950)、《红绿灯》(1957)等,或以创作过程本身为主题,例如《我醉心于古老的文体》(1958)。阿赫玛杜琳娜在诗中常使用崇高语词、隐喻性手段,并密切关联古文化,将现代生活感受与历史文化传统融合,营造出体现个人思考的理想美学空间,例如长诗《我的家谱》(1963)、《古玩店奇遇》(1964)等。另有《语言》(1965)、《夜》(1966)等诗体现阿赫玛杜琳娜的创作观,认为创作者要忠诚于语言,并随时准备为诗歌赋予的使命付出代价。
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阿赫玛杜琳娜的个人创作风格已趋形成,陆续出版诗集《寒战》(1968)、《音乐课》(1969)、《诗》(1975)、《蜡烛》(1977)、《暴风雪》(1977)等,越来越侧重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善于揭秘内心情感,尤其是刻画少女对爱情的个性独白,例如诗歌《不要为我抽出很多时间》(1957)、《祈求》(1968)等。此外,常见的自然界现象以及关于前辈和同时代诗人的情节也是阿赫玛杜琳娜诗中的重要内容。
从诗集《奥秘》(1983)和《花园》(1987)开始,阿赫玛杜琳娜的创作格调明显由之前的明快变得复杂,内容包括诗人的心灵感受与大自然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独自散步时的思考以及创作体会等。在诗歌创作之外,阿赫玛杜琳娜还翻译过格鲁吉亚等不同民族诗人,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诗人的作品,其译作得到高度评价,为密切当时的诗歌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阿赫玛杜琳娜被视为20世纪下半叶最具代表性的俄罗斯抒情女诗人之一,其前夫E.A.叶夫图申科称她为“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的继承者”。1977年被美国艺术与文学研究院推选为名誉院士,获1989年度苏联“国家奖”、1998年度俄罗斯“总统奖”等重要奖项,1984年被授予民族友谊奖章。阿赫玛杜琳娜的诗歌有中、英、德、意、法、日,以及格鲁吉亚、波兰、捷克等语种译本,曾为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