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文学

    塔吉克斯坦文学 :

塔吉克斯坦文学发源于波斯文学传统,历史悠久。塔吉克民族和伊朗土著居民从远古时期起历经数个世纪拥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有时还处在同一政权的统治之下。因此,波斯文学是塔吉克文学的初始阶段,对其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塔吉克的民间口头创作体裁丰富多样,有歌谣、四行诗(鲁拜诗)、英雄史诗、民间故事、谚语、俗语、笑话、传说等。塔吉克书面文学是在其古代民间口头创作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些民间创作在现代伊朗、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各民族的书面古代文献中得到了反映。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伊朗和中亚,导致远古时代的大量文学遗迹消失,阿拉伯语成为伊朗封建贵族的官方和文学语言。中亚萨曼王朝独立时期(875~999),塔吉克民族最终形成,也因此形成了统一的带有阿拉伯语汇成分的新的波斯文学语言。由于塔吉克和波斯民族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塔吉克民族祖先的文学语言也成为了伊朗各民族的文学语言。

塔吉克古典文学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9~15世纪,是伊朗和塔吉克人共同的文学,在现代研究中被称为波斯—塔吉克文学或波斯语文学;第二个时期是16~19世纪上半期中亚版图上的塔吉克文学;第三个时期是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带有启蒙性质的塔吉克文学。9~10世纪新的波斯语文学发展迅猛,被称为塔吉克古典主义诗歌的黄金时代。该时期诗歌的思想主题得到丰富,新的体裁和艺术形式得以形成。在萨曼王朝首都布哈拉以诗人鲁达基(约860~941)为中心吸引了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文学力量。这一时期另一位杰出代表是伊本·西那(980~1037),以阿维森纳的名字闻名欧洲。他是中世纪东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医学家、科学家、诗人和百科全书式学者,他写了著名的医学百科全书《医典》以及大量诗歌和哲学著作。10世纪末苏非派神秘主义思想渗透到伊朗和中亚地区,在塔吉克文学中也得到相应体现。12世纪喀西达和嘎泽拉诗体的抒情诗得到发展,它们排除宫廷诗的影响,更加深刻地反映时代的社会需求。13世纪初,成吉思汗入侵中亚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几乎两百年间文学生活一度沉寂。直到15世纪中亚的文学生活才渐渐得到恢复,赫拉特(现位于阿富汗境内)逐渐成为当时的文学和文化中心。

16世纪什叶派统治的伊朗和逊尼派为主的中亚之间发生激烈斗争,导致伊朗与中亚分裂,塔吉克、波斯、阿富汗和其他国家的文学始获独立,原来的整体文化空间衰落。但波斯文学传统的基本文艺准则在塔吉克文学中被保留下来,并且通过融入地方主题而得到了发展。16~19世纪是封建主义逐渐瓦解的时代,塔吉克文学中作为波斯文学传统基础的宫廷诗歌出现了危机,批评和嘲笑封建制度的城市文学开始发展起来,生动鲜活的口语成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19世纪下半期,中亚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塔吉克文学开始受到俄国文化的影响。这一新的社会现实在文学中得到反映,一方面,没落的宫廷颂诗文学继续存在,另一方面,带有启蒙性质的文学产生并得到发展,后者揭露埃米尔专制的种种极端表现。启蒙派最具才华的代表是多尼什(1827~1893),他的批评作品揭露了腐朽的埃米尔王朝的丑恶,主要创作思想是致力于社会的完善,主人公形象也转变成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和为社会理想奋斗的斗士。19世纪90年代,遍及中亚的带有资产阶级自由民族主义性质的扎吉德运动对20世纪初的塔吉克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扎吉德成员与白卫军达成协议并参加巴斯马奇叛乱,苏联政权取得胜利后,扎吉德运动作为敌对意识形态被肃清。

十月革命为塔吉克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新文学的历史以《自由进行曲》(1918)为开篇,作者阿伊尼(1878~1954)是塔吉克苏联文学的奠基人。十月革命初期涌现出的作家有苏莱莫尼(1899~1933)、拉希米(1901~1968)、伊克拉米(1909~1993)、贾弗哈里—扎德(1900~1964)、阿明—扎德(1904~1966)等。在20年代的诗歌领域中伊朗革命诗人拉胡提(1887~1957)地位显著,他于1922年移民到苏联,成为新时期塔吉克诗歌的首创者之一。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人民的革命精神,号召人民与旧制度做斗争,宣传文化革命和女性解放等。20年代出现了首批大型散文作品,较为重要的有阿伊尼的中篇小说《奥金娜》(1924)和长篇小说《多洪达》(1930)。30年代是塔吉克生活全部重建时期,塔吉克文学又增加了一系列作家的名字:图尔松—扎德(1911~1977)、 杰霍蒂(1911~1962)、 扎里尔(1909~1989)、卡里姆(1905~1942)、米尔沙卡尔(1912~1993)、乌卢格—佐达(1911~1997)等。塔吉克诗歌的特点是富于情感,充满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多格言警句。塔吉克诗人保留古典主义和民间口头创作的传统,并将苏联主题融入到带有波斯风格的诗歌中,他们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塑造出新型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形象。

卫国战争期间尤素菲(1914~1945)、卡里姆、布祖尔格-扎德(1909~1943)等许多作家走上前线,他们通过小说、特写、诗歌和剧本,讴歌了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气概。战后的塔吉克文学中,虽然诗歌仍占主导地位,但散文和剧本创作发展较快。重要的作品有:图尔松-扎德的组诗《印度记事》(1947~1948)和长诗《赶车人哈桑》(1954),米尔沙卡尔的长诗《不屈的皮亚恩吉》(1949)和《列宁在帕米尔》(1955),尼亚齐描写战争的长篇小说《忠诚》(2卷,1949~1958),阿伊尼的反映塔吉克人民数十年历史进程的《回忆录》(4卷,1949~1954)。60~70年代,创作题材逐渐扩大,出现了伊克拉米的长篇历史小说《布哈拉的十二座城门》(1967~1968)等。塔吉克戏剧作为全新的体裁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有伊克拉米的《敌人》(1933)、《母亲的心》(1942),图尔松-扎德的《判决》(1934),乌卢格-佐达的《绍德蒙》(1939)、《在火线上》(1944)、《鲁达基》(1958),米尔沙卡尔的《我的城市》(1951),加·阿卜杜洛的《自由的烈焰》(1964)和《革命的士兵》(1970)等。

苏联时期,塔吉克斯坦还积极开展了收集民间口头文学的工作,出版了一系列古代传说、歌谣集和讽刺童话集,收集和记录民间史诗。同时大量发行塔吉克经典作家的作品,编纂文集《塔吉克文学典范》,囊括从10世纪到1917年间塔吉克最著名的诗人和作家的创作,以及苏联时期塔吉克文学的优秀作品。

独立后的塔吉克斯坦经历了内战的困扰(1992~1997)、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当今的塔吉克斯坦文学仍处于十字路口,面临着自身文化认同的抉择。

为您推荐

《红鸽子》

《红鸽子》 : 通过一个泰国作家瓦查拉在中国的见闻和经历,描绘了中国解放初期的新面貌,具体地叙述了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斗争过程,流露了一个来自“自由世界”的作家对新社会的留恋、羡慕和向往。《红鸽..

《并非仇敌》

《并非仇敌》 : 小说的母本是泰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近代小说《仇敌》。对泰国长篇小说的诞生起最大作用的杂志是1900年创办的《腊维特亚》(1902年终刊),它是第一个刊登翻译长篇小说的杂志。1900年,披耶素..

吉尔吉斯斯坦文学

吉尔吉斯斯坦文学 : 16世纪以前,吉尔吉斯人民在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创作了宏伟的英雄史诗《马纳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杰出的民主派诗人托克托古尔·萨特尔加诺夫(1864~1933)的作品,揭露了吉尔吉斯族社会..

巴依图尔森诺夫,A.

瓦吉夫,P.

瓦吉夫,P. : 瓦吉夫画像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学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并掌握作曲、建筑等技艺,后开办学校,获称“帕纳赫毛拉”,后任卡拉巴赫汗国高官,主管政府外交,并主持舒沙城的建设。1797年,卡拉巴赫汗国..

阿卜杜拉马诺夫,S.

阿卜杜拉马诺夫,S. : 生于奥什州农民家庭。曾就读于师专,1959年毕业于国立吉尔吉斯斯坦大学语文系函授部。从事过多种工作,如集体农庄社员、小学教师、中学校长、奥什州作协文学顾问、报社记者等。1957..

《拉齐普列西斯》

《拉齐普列西斯》 : 根据拉脱维亚民间传说写成。拉奇普列西斯是拉脱维亚传说中13世纪的人民英雄,据说他是母熊养大的孩子,他的名字即由此而来,是力量的象征。史诗由6章组成,描写了拉奇普列西斯领导拉脱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