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伊德·苏尔坦普尔 :
生于萨布日瓦尔,1959年左右来到德黑兰。到德黑兰后,接触到左翼组织“安纳西塔”剧团的人员,苏尔坦普尔思想由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走上左翼革命道路,创作左翼革命诗歌,其诗歌基本都发表在《安纳西塔》杂志上。1968年,苏尔坦普尔出版了诗集《米拉的声音》。这部诗集歌颂游击战争,充满了强烈的战斗色彩,进攻、冲杀、鲜血、枪林弹雨之类的字眼扑面而来。比如《阿高贾里》一诗歌颂了在阿高贾里地区进行战斗的游击队战士,诗中“火焰、红色、死亡、伤口、尸体、咆哮、战士、小分队”等字眼随处可见。《在与世隔绝中我如何歌唱》一诗中“鲜血”这个词出现16次,此外“匕首、死亡、红色、红星、荆棘”等字眼也频繁出现。《此刻,在困难旁,我歌唱》一诗“鲜血”出现7次,并且“战士、咆哮、进攻、匕首、刺刀、子弹、死亡、白骨、战马、旗帜、燃烧、红色、革命”等字眼充斥了整首诗歌。因此,与1941~1953年的左翼革命文学相比较,“游击队诗歌”表现出强烈的鼓动性、进攻性、战斗性。诗集《米拉的声音》代表着“游击队诗歌”的开始。
尽管苏尔坦普尔坚决反对巴列维政权,但是在伊斯兰革命之后,由于他持左翼思想并参加有关活动而在1981年遭被捕入狱,几个月后被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