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V. :
生于贝桑松,卒于巴黎。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母亲信奉旧教,拥护王室。他11岁时随母亲回到巴黎生活,受母亲的影响,在青年时代曾一度同情保王党。
雨果的最后手迹
雨果从小爱好文学,喜欢创作。1819年,他创办刊物《文学保守者》,在15个月中出版了30期。1822年,他发表《颂歌和杂咏》,第二年再版时改名为《颂歌集》。这些诗作在形式上拘泥于古典主义诗歌的格律,但是歌颂王室和天主教,因而使雨果获得了路易十八赏赐的年俸。以后他连续发表了情节恐怖的小说《冰岛的汉》(1823),在《颂歌集》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颂歌与民谣集》(1826),以及描写18世纪末法国殖民地黑人暴动事件的小说《布格·雅加尔》(1826),表明在当时日趋高涨的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他已经开始向反对复辟王朝和伪古典主义的方向转变。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他在序言中抨击了古典主义戏剧只写“崇高文雅”等清规戒律,力图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强调自然中的一切都可成为艺术题材,并且根据基督教宣扬的善与恶是构成人的本性两种要素的观点,提出了将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进行对照的原则,反映了1830年七月革命前夕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这篇序言成了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宣言,雨果也因此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于1830年上演的剧作《欧那尼》,叙述了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为父复仇,与国王和公爵争夺美女唐娜·莎尔,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剧本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倾向,受到市民观众的欢迎,并且打破了古典主义在悲喜剧之间设立的界限,采用了乔装、密室、毒药等种种奇情剧的手法。《欧那尼》在上演时曾引起观众之间的争斗,因此被视为浪漫主义战胜伪古典主义的标志。
雨果在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1829)里呼吁废除死刑,已经流露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叙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的故事。小说猛烈抨击了教会的虚伪和黑暗,以及司法制度的不公和残酷。《穷汉克洛德》(1834)以真人真事为题材,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表现了他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巴黎雨果纪念馆
雨果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发表的诗作,有同情和支持希腊民族解放斗争、富于异国情调的《东方集》(1829),描写家庭生活和内心感情、对贫苦受难者表示同情和怜悯的《秋叶集》(1831),欢呼七月革命和歌唱爱情的《黄昏歌集》(1835),讽刺富有阶级、宣扬慈善主义的《心声集》(1837),以及企图在精神上引导民众的《光与影集》(1840)。这些诗集的内容涉及政治、哲理、祖国、家庭、爱情等种种题材,同时也注重对诗句形式和语言的革新,逐渐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雨果自绘的《历代传说》封面
与此同时,雨果还上演了一系列浪漫主义的戏剧,如《玛丽蓉·德·洛尔墨》(1831)歌颂了平民出身的青年狄杰和妓女玛丽蓉的爱情;《国王取乐》(1832)写平民姑娘爱上了乔装的国王,剧本由于揭露了16世纪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荒淫无耻,只演了第一场就被禁止;《玛丽·都铎》(1833)里的王后爱上了宠臣,而《吕伊·布拉斯》(1838)里与王后相爱的竟是一个仆人。吕伊·布拉斯受主人、大臣堂·萨留斯特的指使,冒充贵族到王宫里去骗取王后的爱情,不料与王后一见钟情。后来他当上了首相,决心在王后的支持下革新政治。但是当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主人的工具之后,愤而杀死了堂·萨留斯特,自己也服毒死在王后的怀抱里。下等人能够登上政治舞台,而且在国事会议上义正词严地谴责王公贵族,表明雨果的民主主义思想已经有所进步。但是像《吕克莱斯·波吉娅》(1833)和《安日罗》(1835)等剧本的情节都太不真实,加上雨果往往用诗体写作,所以缺乏舞台的艺术效果。1843年,他取材于中世纪德国的剧本《城堡里的伯爵》由于情节离奇和人物怪诞而上演失败,宣告了浪漫主义戏剧的结束。
随着七月王朝金融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雨果采取了与现实妥协的态度,一度活跃于政治舞台,将近10年没有发表作品。他于1841年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845年被国王路易·菲利普授予“法兰西世卿”的称号,但是他始终在君主立宪制与共和政体之间摇摆不定。他在1848年总统选举中支持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后来又成为国民议会中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恢复帝制,雨果发表宣言试图反抗,失败后被迫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他在流亡期间写出了《小拿破仑》(1852)等揭露和嘲骂拿破仑三世的小册子,同时紧密配合现实的政治斗争,发表了辛辣讽刺拿破仑三世背信弃义的《惩罚集》(1853)、题材多样的《静观集》(1856)和大型史诗《历代传说》(1859)等气势恢宏、感情奔放的动人诗篇。雨果改抒个人之情为抒民族之情、抒爱国之情,吹响了反对专制统治、歌颂光明和进步的斗争号角,同时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跨行,大胆地改变了音节的顿挫,使这些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形象丰富的诗篇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雨果也因此成为杰出的民主斗士和法兰西不朽的民族诗人。
雨果以诗人的目光去观察世界,他的小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但他同时抱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在流亡期间尤其要揭露不公正社会现实。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就是通过许多现实主义的场面和细节,描写了主人公冉阿让等穷苦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社会的黑暗和司法的不公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宣扬了仁慈博爱可以杜绝罪恶和拯救人类的人道主义思想,堪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雨果的《海上劳工》(1866)和《笑面人》(1869)等其他小说也都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悲惨世界》插图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回国时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他立即投入了保卫祖国的战斗,发表演说,探望伤员,捐款购买大炮。当巴黎公社被镇压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呼吁赦免公社社员,并把自己在布鲁塞尔的住宅作为他们的避难所。他同时写作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1874)。他在晚年仍坚持创作,完成了诗集《做祖父的艺术》(1877)、《历代传说》的2、3集(1877、1883)等作品。雨果去世后,法国政府和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把他的遗骸安葬在先贤祠。
雨果的许多小说都被搬上银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悲惨世界》早在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就有了中译本,现在他的作品大多已译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