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理论:一种阐释人们社会态度改变的理论学说。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他把人们对行为、知识、观点、信念的态度总和视为一个有结构的认知系统,又称为认知结构。这些认知因素在彼此的联系中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即失调。如果认知因素之间出现了失调,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人们尽快设法去减轻或解除不和谐状况,使认知结构得以平衡协调。对认知失调的程度的影响,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认知对于认知主体的重要性;一个是协调要素量,即有关认知在对某一具体的不协调问题的全部认知中所占的比例。认知因素之间失调的强度越大,则人们想要解除的动机就越强烈,态度改变就越迅速。一般认为,减少不协调的方法有3种:1.减少不协调认知的重要性。2.增加协调的认知。3.通过改变其中的一种认知以便使它们相互一致起来。由于不协调的大小依赖于各种要素的重要性以及一致要素与不一致要素的数量比例,因此,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改变都会减少不协调的程度。认知失调理论是当前说明态度转变,特别是强调个人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态度的最流行的理论。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