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疏: 类似讲义的解经著作。佛教始创。中国佛教讲学一般以印度佛典为教材,由于佛学深奥,虽经翻译,仍不易理解,要深入学习佛理,由高僧讲解。故随讲经过程,出现了类似讲义的佛经义疏。其始见于南北朝。约可分为二类。一先撰疏后为讲,如同预撰讲义。《续高僧传·法云传》记梁武帝“令时诸名德(高僧)各撰《成实》义疏,云乃经论合撰,有四十科,为四十二卷。俄寻究了。又敕于寺三遍敷讲。”二随讲出疏,如同后撰教材。《续高僧传·慧远传》称僧慧远“长在讲肆,伏听千余。意存宏奖,随讲出疏。”
《宝彖传》云:“武陵王门师大集摩诃堂,令讲请观音。初未缀心,本无文疏。始役情思,抽拈句理,词义洞合,听者盈席。私记其言,因成疏本,广行于世。”疏本讲义的出现,使讲者善握要点,学者易了其义,并改变了以佛典为唯一教材的局面。儒家受佛教影响,从南北朝开始,亦出现解说儒经的义疏。
为您推荐
五戒: ①佛教在家男女信徒终身须守的五条戒条。《大乘义章》卷十二:“言五戒者,所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其五戒也。此五能防故名为戒。前三防身,次一防口、后之一种通防身口,护前四故”。②道教初入道的..
通道观: 北周武帝于建德三年(574)立。诏曰:“道隐小成,其来旧矣。不有会归,争驱靡息。今可立通道观,圣哲微言,先贤典训,金科玉篆,秘迹玄文,可以济养黎元,扶成教义者,并宜弘阐,一以贯之”(《以北史·周本纪下第十》)。主修《老》、《..
唱导: 佛教讲导方式。始于六朝。即说唱教导之意。相对讲解经论义理,是一种杂说因缘譬喻,使一般大众更易理解接受佛教教义的通俗讲演方式。“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并因时制宜随类化俗,“为出家五众,则须切话无..
扎仓: 藏语意为“僧舍”。藏传佛教僧人学经的学校。主持人为“堪布”,具格西学位,主管学位、行政和财务。下设“翁则”、“雄来巴”等,管理学经、辩论和考学位等事务。大寺院一般拥有几个扎仓。依学科性质可分为曼巴扎仓..
格义讲经: 佛教教学方法。始于东晋。时僧竺法雅在高邑建寺,僧众常百余人。门下弟子,皆“世典(儒道等书)有功,未善佛理”。他与康法朗等便“以经中事数(如四谛、五戒等佛教事项、概念和教义),拟配外书(儒道经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
法堂: 亦称讲堂。寺院讲学集会之处。仅次于佛殿,一般位于佛殿之后。始于东晋僧人道安、昙翼于上明东寺所建(《六学僧传·隋罗云传》)。唐百丈怀海创制清规,不立佛殿,唯树法堂。法堂内有佛像、法座、板屏及钟鼓等。法座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