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受互动方格 : 传播学研究中关于测度新闻媒介传播内容及其结构的传通效果的指标体系。1986年,中国学者喻国明在一家内部新闻刊物上发表论文,首次提出这一理论。它把传播过程理解为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双向互动,传受双方均是传播关系得以确立的施控者。依照传受双方的适需关系,传播内容可划为9个区域,如图:
一家新闻媒介的传播内容及其结构是否优化,由以下几项指标的有机组合决定: (1) 属于传通兴奋区的信息内容是否有足够大的比重; (2)是否尽可能为受传者提供潜在兴奋区的信息内容; (3) 传通开发区的内容是否以恰当的形式供给; (4) 传通无效区的信息量是否减少到最低限度。在这个指标体系下,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对新闻媒介传播内容的安排及传通效果的优劣作出判断,并找到加以改善的相应对策。
当然,每一项客观存在的信息,属于传受互动方格的哪一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受传者不需要的信息可以转化为需要的区域,原来为受众所需要的信息也可能转变到不需要之列。同样,传播者感兴趣的可传部分和认为不予传播的部分,在不同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制约传受互动方格各项内涵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1) 新闻实践赖以进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变动; (2) 新闻媒介在整个社会通信媒介系统中所处地位及其作用的变动;(3) 传播者追求的传播目的发生变动; (4) 受传者各方面素质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