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学派: 体现明清实学思潮的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吕祖谦、陈傅良、叶適、陈亮均浙东人,故名。据章学诚《文史通义·浙东学术》,黄宗羲“上宗王(守仁)刘(宗周),下开二万(万斯大、万斯同)”。二万后,有邵念鲁、全祖望、章学诚。其后尚有邵晋涵等。“经世致用”乃其基本精神,史学为主要手段。“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认为孔子之功莫大于《春秋》,正以其切合当时人事。抨击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则吾不得而知矣。”言史学也。认为“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三代学术,知有史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说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
此其所以卓也。”该学派成员学术思想又各具特点,“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于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蕺山得之为义节,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其学术渊源溯自金华吕祖谦中原文献之传,讲明治体;永嘉陈傅良讨论经制治法,叶適以经世济用自负;永康陈亮究立国之本末方略。均不同于朱熹、陆九渊之讲性理。
为您推荐
蕺山学派: 以明末刘宗周为代表的学派。因宗周曾讲学浙江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故名。学术上主张“盈天地间,一气而已矣”(《明儒学案·蕺山学案》)。万物均从“即有即无”的气中派生。反对宋儒“理在气先”说,认为“理即..
陆王学派: 南宋陆九渊初创、明中叶王守仁继承和发展的“心学”学派,也是象山学派和阳明学派的合称,与程朱学派的“理学”相立。其学说的基本范畴是“本心”,以“心”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陆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
扬州学派: 指清代活跃于扬州一带,以王懋竑、王念孙、王引之、汪中、焦循、阮元等为代表的学派。产生于戴学基础,其中王念孙是戴氏弟子,任大椿是戴氏同事,焦循一生推崇戴学。清代学术,吴学(派)最专,徽学(皖派)最精,扬州之学最通。..
三原学派: 以明王恕为代表的学派。因恕及其门人多为陕西三原一带人,故名。又称“关学别派”。理论无多建树,为程朱绪余。赞同孟子尽心知性知天说,认为“盖性乃天之所命,人之所受。其理甚微,非尽心而穷究之,岂易知哉!既知其性..
甘泉学派: 以明湛若水为代表的学派。因若水号甘泉,故名。又以其从学于陈献章,
平生足迹所至,必建书院以祀其师,亦被视为“白沙别派”。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宗旨,弟子常递相出入。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
河东学派: 以明薛瑄为代表的学派。因瑄为河东(今山西一带)人,故名。恪守周敦颐和二程之学,尤推崇朱熹,谓“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读书录》)。认为“自考亭以还,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耳”(《明史·薛瑄传》)。与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