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着。
成书于1920年,是梁氏结束其政治生涯转向书斋研治学术的第一部着作,也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全面地总结有清一代学术思想发展史的通论性作品。该书共33节。着者概括了清代学术思潮的变迁,论述了清初学风及各派代表人物的学术,并重点评述了乾嘉学术及其代表人物,进而通过中国思想的比较,剖析了清代学术的得失利弊,阐发了其振兴中国学术事业的主张。
着者认为清代学术,可记者不少,其卓然成一潮流并带有时代色彩的,在清前期为“考证学”,在后期为“今文学”。所以其论即以这两种学术取向为主,而对其它则稍作评述。该书深入地分析和揭示了乾嘉考据学和晚清今文经学的兴衰,并对两大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作了专节讨论,并力图在批评衡定中贯彻其超然客观的着作精神。就清代学术在整个中国学术发展中的地位而言,着者指出清儒治学是以归纳法为特征,因此能绵密深入而有所获。这种考据学方法实际上近似于西方科学发展中的归纳实证法,它原本可以导致自然科学的发达,但由于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的阻碍以及西方教会内部的斗争和清廷内部的帝位争夺截断了传教士来华之路,使中国失去了西方自然科学输入的一个重要媒介,加上中国知识界素来轻视自然科学和技术,终于断送了中国学术发展的新契机。
对于未来中国学术的发展,着者强调应“一面尽量吸收外来之新文化,一面仍万不可妄自菲薄,蔑弃其遗产”。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方有复兴的希望。 参见 梁启超读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