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论读书

曾国藩论读书: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

清末湘军首领,学者。7岁入塾,读四书、五经及《史记》、《文选》等。

后入长沙岳麓书院,开始系统接受封建思想教育和湖南学风熏陶,并对其一生影响颇大。1834年晋京会试。

在京期间和南归途中,攻读韩愈古文及经史之书,又靠借贷和典当衣物购得一部《二十三史》,发愤苦读。183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从此锐意进取。平生宦海戎马生涯,仍勤于读书。

读书主“守约”,认为“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读背诵书不必多,十叶可耳。看涉猎之书不必多,亦十叶可耳。

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

”又主张读书须重选择:“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至于择书标准,应该“先务乎其大”,即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读。“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学诗须先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强调高声诵读,密咏恬吟:“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家训·字谕纪泽》)平生提倡一种新的读书风气,散见于其家书、家训、日记及文集中。有《曾文正公全集》。 参见 曾国藩全集

为您推荐

张謇论读书

张謇论读书: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筹建通州(今江苏南通)大生纱厂。毕生致力实业和教育事业。是近代立宪派领袖,后转向共和,并组织统一党。“五四”时期,反..

魏源论读书

魏源论读书:魏源幼年家道中落,从母读书,“母绩子读,欣欣忘贫。”曾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从此留意于经才济世之学。后以内阁中书舍人候补,自谓:“内阁为典籍之藏,国朝掌故之海,乃留意一代典故之学。”(《邵..

龚自珍论读书

龚自珍论读书: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思想家、文学家。早年从外祖父段玉裁研读经学、金石学和训诂学。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后辞官南下。客死丹阳云阳书院。晚年支持林则徐禁烟,建议加强战..

程颐论读书

孙庆增论读书之乐

孙庆增论读书之乐:孙庆增(1692-1767)字从添,号石芝。江苏常熟人。清藏书家。诸生。有上善堂藏书1万余卷。所着《藏书纪要》被誉为“整个十九世纪唯一的一部向私人藏书家交代藏书技术的参考书”(谭卓垣《清代图书馆发展史..

张载论读书

张载论读书:张载(1020-1077)字子厚,祖籍大梁(今开封),客寓风翔郿县横渠镇(今属陕西眉县),人称横渠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年轻时受范仲淹教导,读《中庸》。又访究释老之书,研读六经。嘉祐初年,赴京师设坛讲《易》,听者甚多..

颜元论读书

颜元论读书: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朝思想家、教育家。幼习儒家经典,又好医学、术数等。11岁始学时文,19岁中秀才。因家道中落,放弃举业,专攻兵法、医学,披阅《通鉴》,“远迈宋儒直追三代经世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