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论诵读

朱自清论诵读: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本名自华,号秋实。

生于江苏东海,长在扬州。文学家、学者。1917年入北京大学,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1931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大陆。

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抗战期间执教于西南联大。

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之一。一生着作20余种,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文艺论集《诗言志辨》和《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朱氏关于读书的理论和方法论述颇丰,他不仅重视读书的数量和质量,而且注重读书的方法论,并极其强调诵读的意义。

他一生从事教学,于学生读书方法的缺陷感受甚深,故极力主张诵读的方式,强调“读”的功夫。

推崇清人姚鼐“放声疾读,久之自悟”和曾国藩“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大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的观点(《论朗读》)。读古文如此,读白话文亦是。

他认为,读书当然是为了理解,“读”字本作抽出意义解,“包含着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怎样学习国文》)。因此,必须注重读,“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他指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他还指出,在朗读时,读者“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要使声调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了解与欣赏》)他说:“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而“吟诵诗文是为了欣赏,甚至于只为了消遣,流览或阅读小说更只是为了消遣,他们要求的是趣味,是快感。这跟诵读经典不一样。诵读经典是为了知识,为了教训,得认真、严肃、正襟危坐的读,不象读诗文和小说可以马马虎虎的、随随便便的,在床上、在火车轮船上都成”(《论百读不厌》)。曾撰文论及读书人的习气,其中有:“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味。但是正因为清高,和现实脱了节,所以书生也是嘲讽的对象。

人们常说‘书呆子’、‘迂夫子’、‘腐儒’、‘学究’等,都是嘲讽书生的。……总之,书生的被嘲笑是在他们对于书的过分的执着上;过分的执着书,书就成了话柄了。”(《论书生的酸气》) 参见 经典常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