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耕民论读书

吴耕民论读书:

吴耕民(1896-?),原名润苍,浙江慈溪人。

园艺家。15岁考入绍兴府中学,幸遇鲁迅,遂立志苦读。1914年考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赴日留学。

归国后在各大学任教。1949年后一直任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吴氏认为,青年时期是读书的黄金时期。此时脑力充沛,无家室之累,所学到的知识,“正如以刀刻石,深入脑中,至死不忘。”若年事渐长,见广识多,理解力增强,固易于学懂,却“正如以刀剖水,一剖即进,但刀一拔出,水即合而成水平,不留痕迹,不易印入脑中,或不久即忘”。主张读书主要应该与学业有关之书。看杂书“要有一定限度”,否则,“表面上手不释卷,足不出户,似乎很用功”,终至学业无成,两者皆废。曾对前人读书“口到、眼到、心到”的要求有所增益,认为此外还应耳到手到、足到,即读出文字的悦耳的韵调以加深印象,加以摘录或练笔使书中精华化为己有,如此方能心领神会,豁然贯通。

着作甚丰,有《中国蔬菜栽培学》、《果树修剪学》等。

为您推荐

杨逵论读书有疑是智慧之门

杨逵论读书有疑是智慧之门:杨逵(1905-1985)原名杨贵,台南新化人。台湾作家,10岁刚过即喜读文艺书籍。青年时代曾到日本东京攻读文学、哲学,并读了许多关于思维方法的书。1927年放弃学业,回台湾参加抗日的农民运动和文化运动..

茅盾论读书与创作

茅盾论读书与创作:茅盾生平读书甚博。他认为:“读书的范围愈广,则愈能得到多方面的启迪,他的写作的准备项下的积蓄愈厚愈大”(《论创作的准备》),并认为,“边写边读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还须强调“边生活”(《关于文学修养..

马浮论读书

马浮论读书:马浮(1883-1967)字一浮,号湛翁、被褐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光绪举人。自少不求闻达,悄然修养。曾隐居杭州西湖,研读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精通佛学。能诗。擅书画。曾留学日本、德国。一度执教于浙江大学..

林语堂论读书

汪辟疆论读书

汪辟疆论读书:汪辟疆于1942年8月曾为原中央大学国文系一年级学生以读书法为主题作书面演讲,将初稿以《读书说示文系诸生》(《汪辟疆文集》作《读书说示中文系诸生》)为题发表在《读书通讯》第51-52期的《读书指导》栏中..

郑逸梅论读书

郑逸梅论读书:郑逸梅所着《幽梦新影》,极可玩索,其中论及读书情趣,颇多佳论:“心中无一事萦系,然后读书得其奥,饮酒得其趣,睡眠得其适,游赏得其幽。”“读《离骚经》宜于茶余,诵《剑侠传》宜于酒后。”“恨不得十年暇,读生平未见..

夏丐尊论读书

夏丐尊论读书:夏丐尊(1886-1946)字勉旃,号闷庵,浙江上虞人。学者、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五四”时推行革新语文教育。1920年任教于湖南第一师范。1921年起从事教育活动并进行翻译和文学创作。曾创办《中学生》杂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