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论读书

济慈论读书: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

生于伦敦。曾当过学徒,后弃医从文。181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主要作品有《安狄米恩》、《秋日颂》、《夜莺颂》等。

济慈关于读书有着十分浪漫的设想:“一个人可以用这种方式愉快地度过一生——让他在某一天读一页充满诗意的诗,或是精炼的散文,让他带着它去散步,去沉思,去反复思考,去领会,去据以预言未来,进入梦想,直到它变得陈旧乏味为止”。但济慈同时认为,这是永远不会陈旧乏味的。因为人在智力上达到某种成熟阶段的时候,任何一个崇高绝俗的片段都会变成他超凡入圣的起点,从而使他“长上翅膀”并“振翅起飞”,进入幸福而美好的“构思的旅程”,或者到“岛屿的隐僻的一角”,或者在树叶的飒飒声中“环绕地球一周”。在他看来,人人都可以在阅读书籍时用自己“灵魂的精细的蛛丝”,“布满美丽的迂回线路”,纺织出一幅充满象征的、供心灵漫游的“空中挂毡”。

书是十分尊贵的,“比较起大作品的仅仅由于它们的默然存在而对于善良品德所产生的益处来说,人所能给与人的荣誉原是微不足道的”。

为您推荐

莱布尼茨论读书

莱布尼茨论读书: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科学家、哲学家。生于莱比锡。曾担任过外交官、王家图书馆馆长等职。家庭藏书较丰,使他从小就接触到许多古典作家的作品,熟悉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15岁入莱比..

冯骥才论写书比读书幸福

冯骥才论写书比读书幸福:冯骥才在1989年10月撰写的随笔《无书的日子》中提出了“写书比读书幸福得多”这一命题。他首先自述在“无书的日子”里,“读书如听音乐,一进入即换一番天地。时入蛮荒远古,时入异国异俗,时入霞光夕..

笛卡尔论读书

笛卡尔论读书:勒内·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8岁时入欧洲当时最有名的拉夫赖公学学习拉丁文、希腊文、诗学、物理学、数学、逻辑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等课程。1616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后定居荷兰,从事哲学、自然..

魏明伦论读书的韧性记性悟性

陈景润论读书

陈景润论读书:陈景润(1933- ),福建人。数学家。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数学学科组成员。陈氏认为在读书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知识面要宽些,基础要打扎实。这..

培根论读书

培根论读书:培根(1561-1626),英国政治家、哲学家、语言大师。1573年入三一学院,对“不结果实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感到厌烦,转而学习法律。1582年成为律师。历任副检察长、总检察长、掌玺大臣,加封大法官。后因受贿被解职。晚..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邓友梅(1931- ),作家。山东平原人。1950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在悬崖上》、《烟壶》、《那五》、《我们的军长》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仅在童年上过四年学,生平成绩全靠读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