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陶渊明生平重视读书学习,常在诗中表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并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这就是后世所总结的陶渊明“会意读书法”,也有人称作“不求甚解法”。陶氏在《与子俨等疏》中又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扣个别字句。元代李冶就指出:“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生腐儒为章句细碎耳。”邓拓也指出:“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

”(《燕山夜话·不要秘诀的秘诀》)且陶氏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表明会意也可不止一次。 参见 陶潜书馆 陶渊明集

为您推荐

孟子读书法

孟子读书法:孟子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是我国早期形成的系统的读书方法论之一。与孔子读书法一样,它对中国读书史发生了深刻而有益的影响。其读书方法论的精义是:(1)自求自得。孟子认为,读书学习须靠自己去求索精研。他说:“..

萨特论读书

萨特论读书: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戏剧家和小说家。生于巴黎。幼时就有朦胧的读书渴望,不到四岁就开始学认字。七岁时起就天天泡在外祖父的书房里读成套的盒装儿童图书和“大人们的书”。1924年入..

黑塞论读书

黑塞论读书:黑塞(1877-1962),德国小说家、诗人。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遵从父命在神学院读书,后辍学当学徒,从事书业工作。业余刻苦阅读文学书籍。后来成为自由写作者。1923年后入瑞士国籍。心理分析小说《德米安》..

董遇三余读书法

毛姆论为兴趣而读书

毛姆论为兴趣而读书: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在圣托马斯医学院毕业后,1897年取得开业资格。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897)即以做产科医生的经验为题材,并使之弃医从文。1908中在戏剧方面取得大成就,4..

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三国时着名政治家、文学家诸葛亮在我国民间已成为智慧的象征,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与他勤奋的学习精神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据《魏略》记载..

安德森谈读书对自己的影响

安德森谈读书对自己的影响:安德森(1876-1941),美国作家。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文学作品,特别是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影响很大。出身贫苦,少时当过报童、工人。在威滕伯格专科学校肄业一年后,成为芝加哥广告撰写人。安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