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基本要求 : 新闻写作学术语。新闻写作是一门运用事实说话的科学,也是运用事实说话的一门艺术。早在1953年12月,吴冷西在第三次全国社务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提出了对新闻写作的八条要求:
(1)用事实说话。用充分的事实来体现一定的政策思想,而不是用记者的口吻去大发议论。新闻之所以可贵而不同于政治论文,就在于新闻是事实的综合,其特殊价值和独特作用,就在于用事实来议论,用确确实实的事实来感化,影响读者,否则,新闻就失去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党之所以需要新华社这样一个新闻机关,就是因为需要每天以丰富的、新鲜的事实来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群众和推动工作。我们记者往往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不善于使用事实来说话,而自己出来说话,因而使新闻的效果减弱了。
(2)事实要精练。我们的报道不是客观主义的报道。我们所报道的事实是经过分析、挑选、综合起来的事实,去掉了次要的不完全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采用了精练的最带典型性的有说服力的能体现党的政策思想的事实。这就是新闻不同于长篇叙事文的地方。如不经过这样的精练工作,新闻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3)事实安排要有一定的规则,即:将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这样才能中心突出,才会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有些同志管这叫“开门见山”。新闻安排并不是平铺直叙,不同于文章,也不同于一般通讯,否则就像“谈家常”那样没有新闻的感觉了。
(4)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不是杂乱无章,漏洞百出。如果仅仅注意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而后面堆砌了一大堆杂乱的材料,互相矛盾,那就是一篇坏新闻。
(5)交代背景,说明意义,新闻要交代背景,以事实说明意义,而不是发议论,使读者看了新闻以后,感觉新闻中事物不是孤立的和不可理解的,而是能看出这一事物的周围环境的关系,和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6)生动活泼,饶有风趣,为群众喜见乐闻。所谓生动活泼是指内容有很生动的事实。我们有些记者,不注意深入现场采访,写不出生动感人的新闻。或者即使深入了现场,但缺乏文艺家的那种兴趣,只注意数字,不注意活生生的景象、人物,其结果也是言之无味。我们有些记者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写出来的新闻单调得很,不知道衬托,不善于前瞻后顾,没有风趣。我们要使新闻能生动地感染读者,使读者能够在我们的新闻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并能培养读者的高尚的兴趣。
(7)文字简洁、确切、优美。反对陈词滥调,废词废句,僻词僻字。有些词句第一个人用的时候倒新鲜,多次的重复就使人感到乏味了。所谓确切、优美,就是表达意思确切,文体优美。
(8)迅速及时。要写得快,写得及时。如果只注意讲究上面七条,而结果一篇新闻写一两个月,那就不成其为新闻了。
1954年朱穆之同志在《中国青年报》第二次全体地方记者学习会上,又发表了《怎样写新闻》的讲话(原载《中国青年报通讯》,1954年新华通讯社国内新闻编辑部编辑的《我们的经验》转载),又进一步提出了“好新闻”在写作上应具备的条件:一、真实准确;二、简练;三、新闻要及时;四、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少发议论;五、文字上应该做到通顺和优美。这些理论均奠定了我国新闻写作学的理论基础,并一直指导着我国的新闻写作。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新闻写作的要求上更是日见臻善,但其基本要求,基本规律却仍是贯一的。
- 欢迎来到文学网!